美国移民局把人逼上梁山 各国人民与其斗智斗勇
一年一度的美国H1B工作签证抽签结束了,几家欢喜几家愁。头疼的还有创业者,世界各地的创业者都想来到美国创业,但美国政府却没有提供很方便的签证。
于是...
一度公海创业成为热门,比如 BlueSeed
海上造个大船,养一票没身份的人
BlueSeed是一个海上孵化器项目,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创业者的签证问题,他们解决方案是在硅谷的海岸 12 海里以外的国际公海上放一艘船,让1000多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业者在上面工作。
这些企业家可以通过商务签证来到美国,在船上期间,他们也可以用商务签证往来美国,开会、旅行,因为他们无法在美国合法工作,所以工作将在船上进行。
如果公司获得足够多投资,规模扩大并有机会雇用美国人从而获得E类投资签证以后,他们将搬入硅谷。这个项目曾获得Peter Thiel的投资,但目前由于资金原因还处于停滞阶段。
后来又来了脑洞更多的“Silicon Island ”(硅岛,这是继旧金山硅谷,洛杉矶硅滩,奥斯汀硅丘之后的新元素周期表家族成员)。
硅岛计划在某众筹网站上筹集2500万美元,在旧金山海岸线65英里的地方,建一个人工岛用作众创空间。
这个众创空间还会有高速的Google Fiber网络,有着最好的生活环境。
这个计划简直完美,也在去年刷爆了社交网络。当然,是在愚人节。
在这些脑洞如此大的计划背后,反应的是美国在签证制度改革上的不作为。民主党和共和党互相扯皮,外籍创业者在美国创业饱受折磨,当然另一方面是美国的繁琐的税法和日益高涨的创业成本。
尽管移民只占美国人口的12%,但是外籍移民创办了硅谷 52% 的技术公司,贡献了 25% 以上的专利。但由于工作签证政策的收紧,2006至2012年,外国人在美国创办的公司数量较1995至2005年下滑了8%。
尽管外国人在美国可以开设公司,但是美国却没有相应的创业签证,外籍创业者要获得工作签证,可以选择申请H1B工作签证,然而H1B工作签证有人数限制(2016年为65000个),并且需要有经验的律师,而一般规模较大的公司才有律师团队,据统计今年抽中概率约50%,而且还得是硕士以上学历(本科生低于30%)。
H1B签证是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类别,发放给美国公司雇佣的外国籍有专业技能的员工,属于非移民签证的一种。
如 果一个创业者拿不到H1B工作签证,那他就没有合法的身份继续留在美国工作。有些创业者只能申请EB类投资移民类签证,必须投资大额资金到美国的公司,提 供5名以上合法的全职工作岗位,并对某地区经济有明显影响,而且最低金额要求也在不断上升。如果公司死了,EB签证就会作废。
创业签证上的扯皮
这个问题让美国的VC们非常着急。几大VC公司创始人包括500 Startup的Dave McClure,Y-Comnibator的Paul Graham及Union Square Ventures的Fred Wilson不想看到那么多有天赋的创业者被拦在境外。于是他们联合发起了创业签证提案Startup Visa Act。
这一项被称为“创业法案”的新议案旨在为外籍创业者提供工作签证,基于该议案,那些能够从风险投资人和天使投资人处获一定金额的投资的外籍公民均可获得赴美签证。
然而这项法案没有在2010年没有得到通过,而2011年也没有得到通过,2013年再次没有通过。
不少知名创业者因为身份问题差点放弃创业回国。
(Instagram的两位创始人,左边的Mike饱受H1B的折磨)
Mike Krieger是Instagram的联合创始人,巴西裔创业者,如今身价数亿美元,但是他在2010年曾经严肃的告知另一外创始人Kevin Systrom寻找继任者,因为他可能无法获得H1B工作签证。要知道,留不了美国,就意味着错过了几个亿!
由于美国的H1B工作签证的限额和就业市场的火爆,每年都有大量的符合要求的外籍员工无法获得H1B工作签证被迫离开美国。
所以现状就是
在每年的四月份,朋友圈就开始流传各种诡异的宗教仪式,
(烧香拜佛求抽中)
也有连续两年没有抽中的同学,开始疯狂刷邮箱
陆陆续续在各大微信群出现红包雨
再来一波感谢贴
大家各种感激涕零
感谢组织
而安慰没有中签的同学,再来点鸡汤
再吐槽一下印度同胞
每年为了工作签证,无数人因此两地分隔,也有人为了互相照应而在一起。
现在问题来了,北京户口和H1B签证,哪个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