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这些年 你遇到的那些人长得那些本事
Vansky综述,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视作侵权
在北美生活毕竟远渡重洋,无论是刚下飞机的小留学生新移民,还是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的资深留学生和老移民都曾遇到过一下让你印象深刻的人,也肯定增长了不少以前不曾掌握的技能。
不管你来的时间是长是短,这些人你肯定都会出现在你遭遇过的名单上。
第一名:土豪
特点:有钱,有钱,就是有钱
温哥华最常见的人物属性,土豪。土豪们的出场非常一致:豪车,豪包,豪表……一身上下都是金光闪闪的钱,谁都能一眼认出来:啊,这是我的土豪朋友!土豪是许多留学生的标配,但这部分土豪总是有多少秀多少,眼球绝不嫌多。
“你怎么换了辆车?我以为你开的是麦克劳伦呢?”
“哎,保养去了,今天就随便开了个代步的。”(闪亮的奔驰E级……)
第二名:吃货
特点:哪好吃,哪新开,哪就有他们的身影
温哥华好像十个人里面有9个人都会自称是吃货。真正的吃货每一天吃饭的地方好像都不一样,口味也十分不一致,但是每次都很享受。相比脸都p歪了的网红,他们发的朋友圈都是精心p过的食物,甚至随便说点什么配的图都是吃的,永远都在吃吃吃。出去玩他们会点很多,有的吃货会认真拍照,但纯吃货的早就等不及了——我不管!吃了再说!你要是以为点多了吃不完,那你就太小看吃货啦!
“天啊!没想到这家店也新开业了!我下午就去吃!”
第三名:鸡汤伤感型
特点:朋友圈鸡汤,牢骚发不完
常刷朋友圈的大家都一定知道,有一些人你一定每天、每天、每天都会看见他们发伤感的话。好好说话做不到,当然还要配图了。好像回到了45度角仰望天空那个时代,只不过像素高了、拍照和p图技术都更好了。不止是伤感,他们总会很渴望别人的关注,转发那些“12点你给我发一句话”、“喜欢我就赞我的封面”、“你点赞我给你发印象”和“投一个骰子给我1我和你在一起2我请你吃饭……”这样的活动。要是没有人理,那最好大家都没看见赶快删掉;要是有人理,那就最好了。也许晚些还会晒聊天记录。
“为什么总是没有人理解我,好像我做的一切都是枉然。”
出门在外不仅能碰到一大波奇葩人类,对于自己的自我休养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大家在厨艺得到巨大提升的同时都还增长了什么技能呢?
argue是一种技能,学会争取自己的权益
遇到问题时我们往往习惯了沉默,忘记了其实我们本还有再垂死挣扎一下的机会。
刚来的时候搞不清停车规则,在校园停错车收到罚单,你完全可以去打电话解释说你是新生,还不了解情况,没准电话那边的小秘一开心就把罚单给你免了呢。
买错了东西,或是觉得东西不好用,可以拿去退货,何必白花冤枉钱。
其实是别看我说得容易,笔者一直是个得过且过的、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精神的小白兔,可兔子逼急了也是会咬人的。
出门在外,晚上叫了外卖,特意说明了一定要带餐具,结果三哥哥还是只给我送来了饭菜,估计是觉得用手吃也别有风情。电话打回去他只说了抱歉,还说他要下班了不能再送一趟了,让管别人借个叉子……望着饭又吃不到的痛苦是我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于是在打了无数个电话甚至扬言要投诉他们之后,小哥给送来了餐具,还有餐巾纸。
当然,享受着规则制度的同时,也不要钻它们的空子。为自己的应得利益算一把明白账是合理维权,但做人还是厚道的好。
简单点,快乐点
初来北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是原来陌生人的微笑和善意如此温暖。
超市收银员会笑着向你问好;药房的工作人员会耐心地询问着你的需求,把你领到正确的货架;每天上学,公交车的司机大叔会跟每位乘客花式问好;餐厅里,即使是领位的服务员也会热情的跟你打着招呼,跟你说你的服务员会是餐厅里最棒的。
你可以认为这是虚伪的表现,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样做的是源于他们发自内心的、对自己工作的热爱。身边接触到的各式各样的美国人,都在告诉着我同样的一个道理:你可以没有目标,可以没有规划,可以半途而废。但请一定要确定,当下的生活,是你喜欢的,享受的。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被警察扑过,被人撞过,当然,也撞过别人。于是我们知道了该怎么交罚单,知道了还可以通过上网课销分,知道了要第一时间给保险公司打电话。
生过病,又怕死。结果是看过急诊后告诉身边人,要不是血流不止,眼看着就快挂了,还是挺到早上去看urgent care吧。
懒和馋不能兼得,要么画饼充饥,要么自己动手,虽然四体极勤也不见得能丰衣足食。在一个个思念祖国美食的夜晚,我做过没发起来的南瓜发糕,一口咬下去又酸又硬,才知道酵母要拿温水和。做过连续失败很多次的戚风蛋糕,才发现我家烤箱是华氏度,而菜谱写的是摄氏度。但即便只能晒一晒暗黑料理,我依旧乐在其中,没准哪天就成功了呢。
身在异国的姑娘小伙子们,自己搬着家飙着车吃着火锅唱着歌,发现再不需寻找什么依靠,自己就是最坚实的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