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4 08:05 来源:Vansky
防油防高温不沾手,靠的是纸袋内层的化学物质「全氟烷化合物」。根据加拿大研究,若渗透入食物被人体吸收、转化成「全氟辛酸」,长期吃下肚恐成毒素 ,但这种纸随处可见。炸鸡排、盐酥鸡用的防油纸,还有包汉堡的纸,通通都上了一层化学物质。
纸盒表面光滑像包了层膜,把水珠滴进去。拿一张没添加蜡的白纸也来试试,对照实验,有蜡没蜡差很多,不沾手的包装词下竟是美丽的谎言;专家加热后果然看到纸袋溶出悬浮物,台中有民眾买热豆浆,纸杯内膜脱落成一片片,疑似太热造成。
台湾人一年用掉30亿个纸杯、50亿个纸盒,一般认为最安全的纸类餐具,内层涂有蜜蜡或PE淋膜,其实是美丽的毒物。一旦高温加热超过「70度」就会释出「长链碳氢化合物」有毒物质;另外,纸盒上花花绿绿的染剂也是美丽的谎言,因为只要高温加热或盛装炸物...。换成把沸腾热水滴进纸盒,马上溶出不明物质、纸盒表面呈现「颗粒状」,如果渗进食物等于把有毒物质一起吃进去,也就是说纸盒不能加热微波。
免疫力差的病患、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小孩容易将毒素累积在肝臟,医师建议多吃蔬果、促进肠胃道蠕动将有毒物给排掉,这种纸盒装冰品或常温就好了,过热饮料和食物,最好用玻璃制品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