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加拿大全面召回这种避孕药片!
康复后半年宜用安全套 寨卡病毒须报传染病
2016-02-02 10:29 来源:Vansky
于拉丁美洲不断蔓延的寨卡病毒正威胁全球,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疫情,港府亦严阵以待,本周五刊宪将寨卡病毒感染列为法定须呈报传染病,本港输血中心不会接受二十八日内曾到受影响地区人士捐血,由于病毒会使孕妇诞下患小头症婴儿,又曾在受感染男性的精液中发现病毒,医管局建议感染者在康复后六个月内进行性接触应使用安全套。医生建议妇女到访受影响地区,最少一个月后才可考虑受孕。
卫生署、食环署及医管局昨日召开跨部门会议,讨论应对蚊传寨卡病毒的防控措施。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梁挺雄会后表示,港府将于本周五刊宪,把寨卡病毒感染加入为法定须呈报传染病,于同日生效。届时医生须向卫生署呈报寨卡病毒感染怀疑个案,梁挺雄指将能加强对此病的监测。
曾赴疫区月内应避孕
由于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有机会诞下患小头症的婴儿,又有指少数感染个案的精液中发现寨卡病毒。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感染及应急事务)刘少怀医生呼吁,如女伴有机会怀孕或已怀孕,从正受寨卡病毒影响地区返港并出现发烧和皮疹的男性,在回港后二十八日内进行性接触时应使用安全套;如出现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病徵或确诊感染,应在康复后六个月内使用安全套。
中文大学感染及传染病科教授李礼舜解释,现时医学界仍未清楚寨卡病毒在患者体内残留的时间,现时初步相信会存留约一个月。
因此若妇女要到访受影响地区,李礼舜建议起码一个月后方可考虑受孕,续说怀孕首三个月是胎儿受寨卡病毒感染危险性最高的时期,但怀孕后期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未有确切提出「安全期」。
港府建议,孕妇应考虑延后到访寨卡病毒持续传播的地区;如必须前往,应先徵询医生意见。梁挺雄指,含避蚊胺(DEET)的昆虫驱避剂有效驱走寨卡病毒的主要病媒埃及伊蚊,孕妇可用DEET含量低于百分之二十的驱避剂。
DEET可驱埃及伊蚊
至于一旦本港出现孕妇寨卡病毒感染个案,刘少怀指,医管局将根据香港妇产科学院的临牀指引跟进病人,妇产科医生或为孕妇进行羊水刺穿和超声波检查。被问到会否建议患病孕妇终止怀孕,刘少怀指,终止怀孕需考虑很多因素,医生会与病人商讨。
刘少怀指,由于达八成的患者感染寨卡病毒后没有出现病徵,但病毒会短暂存在于血液中并可能经由血液传染,因此本港输血中心将不会接受于过去二十八日曾到受影响地区的市民捐血。
在本港,卫生防护中心至今没有录得人类感染寨卡病毒个案,梁挺雄续指,病媒伊蚊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存在,相信寨卡病毒有机会于短期内在这两地区广泛传播,因此寨卡病毒传入香港的风险一直存在,亦有本地传播的风险。梁挺雄呼吁,市民从受影响地区回港后即使没有病徵,亦应在十四日内继续使用驱蚊剂,以免病毒传播。
卫生署港口卫生署并已加强港口卫生措施,或将有发烧症状和有前往疫区旅游史的人士转介至医院跟进。梁挺雄指,昨日下午与广东和澳门卫生部门召开三地电话会议讨论疾控,并建立了寨卡病毒感染的互相通报机制。蚊传疾病跨部门统筹委员会将于本周五召开会议,跟进寨卡病毒的疾控措施。



病毒不会在中国大面积扩散
目前美洲已有逾20国家和地区受到寨卡病毒肆虐,此前世卫组织也预料,该病毒可能蔓延至中国。据中国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徐哲日前指出,中国虽然也存在寨卡病毒的输入风险,但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扩散传播。
根据徐哲分析,「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仅在中国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北纬22°以南沿海地区存在,中国北方省份等其余大部分地区并无埃及伊蚊存在;北京地区存在的白纹伊蚊仅占当地蚊虫比例的6%。」他还称,而且目前正处于冬季,气温低,不适宜寨卡病毒生存,蚊媒密度本身也很低,即使出现输入病例,疫情大面积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也很小。
徐哲说,目前没有寨卡病毒变异导致毒性增强的相关报道,此次造成拉美国家大面积传播流行,主要是因为随着交通的发达,人群的迁徙流动性增加,该病毒通过非洲患者或者媒介生物传播到拉美国家以后,一方面由于当地的居民对此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同时另一方面,由于当地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埃及伊蚊等媒介生物的大量滋生,在这两个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才造成普遍传播。
由于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也没有特异的抗病毒药物用于临床,徐哲说,最佳的预防措施就是制止被蚊虫叮咬,「做好室内以及周边环境的清洁非常重要,通过清算积水、垃圾等,可以有效减少伊蚊的滋生空间,帮助减少寨卡病毒传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