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华人爱用油 防脂肪肝降血糖
说到健康好油,不少人都会想到橄榄油。不过有医生引述研究指,有一款好油的的稳血糖功效,甚至比橄榄油、芥花籽油、葵花籽油优秀,有效预防糖尿病、脂肪肝,而且只要每天摄取约30g就有效!
这款油防脂肪肝/降血糖 每日吃30克见效
胃肠肝胆科医生钱政弘在个人Facebook专页分享指,相比橄榄油、芥花籽油、亚麻籽油等,这一种好油在控血糖的表现更会突出。他引述一项刊登在《BMC Nutrition》的新研究指,研究中这种好油的的控血糖表现,远远超过葵花籽油:
研究有何发现?
研究团队将60位患脂肪肝女性参加者分成2组、进行临床随机试验,有以下发现:
- 2组人每日各吃30g麻油或葵花籽油,搭配低卡饮食,持续12周;
- 麻油组及葵花籽油油组参加者都成功变瘦;
- 麻油组的血糖控制比葵花籽油组更佳,在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SI)、胰岛素阻抗(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数值都表现出色。
麻油组 |
葵花籽油组 |
|
空腹血糖(FBG) |
下降18.2mg/dL |
下降4.3mg/dL |
空腹胰岛素(FSI) |
下降3.2µIU/mL |
下降0.5µIU/mL |
胰岛素阻抗(HOMA-IR) |
下降1.4 |
下降0.3 |
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 |
提升15.6 |
提升3.2 |
钱医生指,麻油不只是“减肥时的调味料”,更能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效率,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或有效延缓及预防糖尿病。
防糖尿病|为什么芝麻油可稳血糖/防脂肪肝?
钱医生解释,过去多项研究均指麻油在血糖控制上特别突出,麻油主要透过以下3个方式帮助控制血糖:
1. 代谢途径
麻油单元不饱和脂肪酸(MUFA)能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胰岛素敏感度,并调节脂质代谢基因,减少胰岛素阻抗。
2. 荷尔蒙途径
麻油单元不饱和脂肪酸(MUFA)可刺激升糖素样肽-1(GLP-1)分泌,促进胰岛素释放,并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
3. 抗氧化途径
芝麻素、维他命E等抗氧化物能清除自由基,保护胰岛β细胞,促进葡萄糖摄取与胰岛素分泌。
麻油富含抗氧化物 防脂肪肝
钱医生建议有脂肪肝的人最好适量摄取芝麻或芝麻油,因为芝麻富含维他命E,有助改善肝脏发炎、减少肝细胞受损;同时还含有多种木酚素,例如芝麻素、芝麻林和芝麻酚,能抗氧化及稳定血糖。
高温或破坏麻油营养 医生推荐3招健康食法
钱医生提醒大家,上述研究是以麻油“冷用”为基准,没有用以煎炸煮热。为了避免高温破坏麻油内的芝麻素、维他命E等营养素,大家食用麻油时可采取以下3招:
- 淋在沙律上
- 拌在饭或面条内
- 加在煮好的菜肴上
脂肪肝6大常见症状 可演变为肝硬化/肝癌
香港约有逾100万人患有脂肪肝。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根据卫生署资料,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病)是指有过多脂肪在肝细胞内聚积。脂肪肝的形成亦与肥胖、胰岛素耐受性、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压有密切关连。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一系列与肝脏细胞积聚过多脂肪(超过肝脏容积的5%)有关的肝脏疾病。脂肪积聚的成因与饮酒过量或其他继发性因素(例如药物或先天性代谢缺陷)无关。当中,脂肪肝有6种常见症状,包括:
- 食欲不振
- 恶心
- 呕吐
- 右上腹不适
- 疲劳
- 如果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肝脏发大
若不及时改善,脂肪肝可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要准确诊断是否患有脂肪肝,就要接受影像检查,例如超声波、电脑扫瞄、磁力共振造影等,或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糖尿病8大初期症状
据香港医管局的数据显示,香港约有70万名糖尿病患者,占总人口约10%,即每10名港人便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更有年轻化趋势,年龄35岁以下人士有2%发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准则,如空腹血糖大过或等于7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1.1 mmol/L的人士,则可判断为患上“糖尿病”。空腹的定义为禁食8小时以上。当中,糖尿病主要可分两大类型,并会出现以下常见症状:
第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
- 病因:胰脏内制造胰岛素的细胞遭受破坏,不能制造胰岛素。
- 原因:与遗传、自身免疫系统出现毛病或环境因素有关。
第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
- 病因:最常见的类型,体内的胰岛素分泌正常或相对些微减少,但胰岛素不能发挥功能,病因是身体对胰岛素产生抗拒性。
- 原因:与遗传、不良饮食习惯、体形肥胖或缺乏运动有关。
糖尿病者初期常见征状
- 经常口渴
- 小便频密
- 感到饥饿
- 体重下降
- 容易疲倦
- 视力模糊
- 伤口不易愈合
- 皮肤痕痒,女性或会出现阴部发痒的情况
资料来源:胃肠肝胆科医生钱政弘、医管局
专家履历:钱政弘医生
现为台湾基隆长庚纪念医院胃肠肝胆科助理教授级主治医生、肝病防治中心主任。专长为肝病治疗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