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多地再现新冠病例上升趋势,民众戴口罩的情况明显增多。 (ALESSANDRO DIVIGGIANO/Reuters File)
进入5月下旬,新冠病毒在中国多地出现季节性反弹。自由亚洲电台连日采访发现,从湖北、江西到山东,各地民众都注意到“感冒”与确诊病例同步攀升,街头口罩佩戴率也较4月显著提高,官方虽称“无需恐慌”,却未公布详尽数字。
新冠疫情感染者人数在中国多地持续上升。湖北武汉居民赵志本周一(5月19日)告诉自由亚洲电台,近期他到医院就诊时发现“流感病人多了很多”,医院对发热患者仍例行核酸检测:“最近我去医院看病,发现流感病人多了很多,医院给患者做核酸检测,测试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不少人外出戴口罩,有的患者需要住院。”
同城的董先生亦证实,湖北省中医学院门口“戴口罩的人明显变多”:“我现在医院里看病,街头重现早前‘口罩潮’,发热门诊的人也多了。”
武汉市疾控中心热线工作人员当天接受本台查询时确认,“近期新冠感染者有所上升”,并提醒发热者出门“避免人群聚集,务必佩戴口罩”:“关于新冠病毒感染近期出现上升情况,如果您发烧或者感染的话,您出门的时候尽量避免去人群多的地方,同时要口罩。”
过去两个月,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3月下旬开始的一轮新冠波动仍在持续,但整体强度明显低于去年夏季高峰。专家判断,这一波将在5月下旬触顶,属“正常季节性起伏”,公众应保持防护、不必过度恐慌。
地方政府被指“淡化疫情”
江西景德镇中学教师韩正阳接受本台采访时说,当地“感冒特别多”,市民外出几乎“人手一罩”,但校方暂未出现停课迹象:“四、五月份,这里患感冒的人特别多,但是否新冠要到医院作检测。官方公布的数据准确性存疑,但我个人判断区县一级政府都在淡化新冠病毒。如果疫情严重,我们学校就会停课放假,目前还没有停课。”
从官方监测到街头观察,本轮自3月以来的疫情正在爬坡,病例与阳性率或将于5月底触顶。专家呼吁,公共场所“口罩+洗手+通风”仍是最经济有效的“三件套”,高风险人群应及时接种针对JN.1株的更新疫苗,并在出现症状后尽早就医。
江苏泰兴居民曾健则告诉本台,口罩虽多见,但社会情绪“已经把新冠当普通流感”:“大家现在都觉得新冠就是这么一回事,也没人因此过度防疫或者去医院治疗。”
孩童住院检出新冠 网络讨论升温
山东青岛居民高明生留意到微信群近日讨论再感染风险,却并不恐慌。高先生对本台说:“最近疫情又出现了,我看到外边行人戴口罩的比上一个月多了,但这波疫情没有对社会造成恐慌,可能是因为新闻没有刻意去报道这件事,国内大部分老百姓通过新闻报道内容作判断,不会独立思考。”
济南居民王欢对本台透露,其幼子4月因“流感”住院,却被确诊为新冠。她说:“现在凡是感冒发烧,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检测出新冠病毒的比较高,我最小的儿子4月份住院,医院检测出新冠病毒,最近患新冠的孩子不少。”
阳性率两月翻倍 专家称“5月下旬触顶”
据《中国经营报》本周日(18日)引用中国疾控中心数据,今年3月第14周起,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7.5%升至4月第18周的16.2%,南方高于北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李侗曾预判,本轮“半年到一年一次”的高峰可望于5月下旬见顶,总体强度“低于去年夏季”。
李侗曾分析,距上一次大规模感染已逾半年,群体抗体衰退,加上Omicron XDV亚分支NB.1.8.1免疫逃逸增强,以及“五一”期间人员流动,均推高传播速度。
至于疫情是否再度引发大范围冲击,南京的社会学者钟涛对记者说,这取决于政府信息透明度与医疗资源调配。眼下,“淡化”与“警惕”之间,中国社会仍在摸索与新冠长期共存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