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跌不止 破28美元 创12年新低
油价20日跌破28美元,再创12年低点。市场信心溃散,上演「大逃杀」,全球股市当日惨遭血洗,有分析称,全球股市进入熊市。
连跌数日的油价,20日再创新低,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91美元,跌幅6.7%,收于每桶26.55美元,创2003年5月7日以来最低收市价。布伦特原油下跌3.82%,报27.67美元/桶。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受不稳定的暖冬气候与供应增加影响,预计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状况至少会持续到2016年下半年。IEA表示:「我们的答案是非常肯定的,油价将会继续走低。」
同时,作为避险选择的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17.10美元或1.6%,收于每盎司1106.20美元,为1月7日后最高收市价。
恐慌指数上扬8%
市场策略师表示,油价破底后让全球又刮起油价下跌、中国等全球新兴市场经济成长走弱与联储会展开加息循环的完美风暴,市场恐慌情绪高涨。恐慌指数20日则持续上扬至28.3,较前一日扬升逾8%,反映市场紧张心理加重;该指数去年底时还在18左右,今年来已扬升约55%。东方汇理证券交易员雷文(Robert Levine)指出:「市场空头氛围极浓,完全看不到一个朝正确方向发展的事情。」
华尔街股市当日开低,道指一度急挫逾560点,收市前跌幅收窄。道指收市报15766.74点,跌249.28点,跌幅1.56%。标普五百指数报1859.33点,跌22点,跌幅1.17%,跌至逾1年以来最低。纳斯达克指数收报4471.69点,跌5.26点,跌幅0.12%。欧股在能源股领跌下也全面重挫,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跌3.44%,法国CAC 40指数收跌3.45%。
中国央行放水 无力救A股
当日亚股也是一片惨淡,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是日股重挫,跌入熊市。除油价下跌外,日股又多了一个日圆强升利淡,导致日经指数收市暴跌632点或3.7%,今年迄今跌幅扩大至13.8%,较去年6月高点更暴跌超过20%,宣告摔入熊市。
此外,中国沪深两市下跌,沪综指再失守3000点,收报2976点,跌百分之一,深成指跌1.3%。央行继续放水,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操作,投放流动性1500亿元人民币,期限6天。
香港市场再度面临1998年金融风暴以来的「股汇双杀」。新加坡股市跌3%,澳股亦自52周高位累跌19%,距离熊市不远。另外,韩国KOSPI指数收报1845点,跌2.34%,从高位累计亦跌约15%。
亚太股市21日开市后,震荡回升。中国沪深两市低开,随后沪指保持低位震荡,沪指报2991.78点,涨15.09点,涨0.51%;深指报10452.39点,涨85.54点,涨0.83%。香港恒生指数一度涨近2%,日经225指数涨1.5%。
投资者逢反弹就出脱
股市下跌背后的原因是,全球投资者对油价大跌感到不安,并担心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且中国政府应对不力。
瑞银财富管理(UBS Wealth Management)全球资产配置部门主管佩德森(Mads Pedersen)表示,恐慌滋生出更多的恐慌,这是现在的市场气氛。
彭博社报道,GuideStone 投资管理公司全球投资策略师 David Spika 表示,他油价和恐惧会让投资者每逢反弹就出脱持股,投资者现在必需处于剧烈波动之中。
「08危机不会重来」
曾准确预言2008年金融风暴的「末日博士」鲁比尼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表示,目前的全球股市下跌并非进入熊市,2008年危机不会重现,也不认为会出现全球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鲁比尼明确表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暴跌不能赖中国」
全球金融市场出现20余年来最糟糕新年开局后,所有目光都转向中国,并将其视为全球股市动荡的根源。但一些投资者已开始挖掘全球市场动荡的更深层次原因。
CNBC报道,法国兴业银行的分析师Kit Juckes称,多数人认为中国经济资料疲软、货币贬值及股市不稳定是造成全球市场动荡的主要诱因,但美国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及欧洲经济步履蹒跚,已令市场开始怀疑全球经济增长的实际状况。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中国政府强调指出,疲软的经济中依然存在亮点,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已取得进展。
但最新的经济简报表明,这种转型的进程将是艰难的。
中国国家统计局早前报告称,去年GDP增幅降至6.9%,但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占比首次突破50%,从去年同期的48.1%升值50.5%。同时,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下降2个百分比以上,降至40.5%。
恐慌跟经济现实不符
正当全球股市动荡,《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首席经济专栏评论员艾普指出,光是经济和财金数据,并不意味一定会带来全球衰退。
艾普(Greg Ip)认为,全球几个最大的股票市场,包括英日都处于熊市;美国股市道琼指数也下跌多日。市场抛售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可能的原因有三种。
第一种是,经济衰即将到来,只是还没有显现在数据上;第二个可能是恐慌制造了危机和衰退,而不是经济疲弱引发金融恐慌,第三个也是最合理的可能是,市场对政策制订者失去信心,特别是美国和中国股市引发的事件。
不 过,相反的是美联储局透明独立,问题是市场不认同其计划。去年12月,美联储局在失业率降到5%后,宣布经济不再需要零利率来支撑,而开始调高利率,并有 意在明年底前把短期利率调高逾2%。但是油价暴跌已使联储局调高到2%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市场认为,调息速度放慢会更好。
美联储至今收紧银根,意味着看待股市面临的是多头,而非是自2008年必须多轮刺激经济的空头市场。
这 个对策对经济不必然是问题。伦敦对冲基金公司SLJ Macro Partners共同创始人任永力(Stephen Jen)最近质疑股票抛售必然是经济衰退造成的说法。「我们可以反问,美国和全球经济自从2008年以来是否已经改善200%,或是从2007年最高点以 来已经改善20%?」艾普认为,如果美联储不再鼓励投资者承受风险,那股票估值像是市盈率应该下滑,这对股东不愉快,但大部分跟经济无关。
他表示,比较要担心的是,如果经济衰退或危机迫在眉睫,各国央行和政府不能或不愿帮助。中国领导人已经排除了以「救市」的方式济助另一个由政府支持的投资和贷款热潮,因为他们认为,上次救过了头。美联储局的「弹药」只减息0.25%点,其他央行则完全没有「弹药」可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