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选 大温华裔普遍不“感冒”
距离市选不到两周,各市的辩论会及拉票工作正如火如荼,不过华裔投票率相对低已不是新闻,更不要说参加辩论会。
根据联邦统计局2011年的数据,温哥华市华裔投票率仅18%,而华裔人口近半的列治文市2011年投票率为24%。有评论早已指出,华裔投票率一直低于平均水平,许多政党及候选人都不会在乎华裔的意见。
不关心市选?不投票?有多少人会参与辩论会?记者随机访问了一些大温华裔市民,听取他们的原因。
本拿比居民尤伟比较关注时政,三级政府的投票都有参加,但直言对省选和联邦大选更为关注。他认为市选主要是选团队,候选人的个人意见并不重要。他说,今年大温华裔候选人增加,这是好事,但也意味著票源分散。
温哥华居民杨旭说会参与投票,不过对于辩论会兴趣不大。他主要透过媒体等渠道了解各政党或候选人的政见。因为听一场辩论会需要花很多时间,其实完全可透过媒体了解情况。
温哥华居民Yoyo上一届投了票,但今年她不打算再投。她感觉候选人和政党说得太好,但很多都没有做到。另外,各政党的政纲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选哪一个最后结果都差不多,不如不投。至于辩论会,她自然没有兴趣去听。
素里市民夏宁则根本不知道辩论会一事,他关注市选,但由于素里市无一华裔候选人参选,几被中文媒体忽略。他希望中文传媒也能照顾到无华裔参选的城市的需求,多发一些候选人及政纲方面的信息以利读者参考。他又表示,辩论会是以英文举行,时间也不一定合适,因此不会参与。
列治文候选人刘海几乎每场辩论会都有参加,但据他观察,参与公众中华人比例不到10%。他认为,华人不投票,多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如果不投,诉求无法让主流听到,权利无法实现,这是对公民权极大的浪费。
中侨上周举办了一次温哥华市长辩论会,有约150人出席,由于带有中文翻译,出席的华人占半数。公关经理劳晓红表示,华裔参与率低一方面因语言问题,另一面也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投票不只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之一。所以中侨举办这样的活动,藉机鼓励更多华人关心社区、参与投票,稍后将推出一个市选热线,提供中英文服务,解答与市选有关的疑问。
温哥华-广州友好协会会长马威廉就出席了中侨主办的这场辩论会。他认为参与辩论会很有用,可以帮助市民对各政党及政纲有更多了解。他又认为近年来温哥华关注和参与市选投票的华裔有增加,「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