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蔓延!卑诗省这城市紧急撤离
专家:德国正在改写强国历史
2015-09-08 09:56 来源:Vansky
一幅静默沉睡在土耳其爱琴海沙滩的叙利亚小男孩,死亡所显现出安详沉静的影像力量,引起全球共鸣与哀恸。拍下这张3岁小难民艾伦的土耳其女摄影师德米尔,因为记录「一个沉睡小孩之死」的影像,为颠沛流离的叙国难民呐喊出柔性力量,骚动全球化下欧洲大国的难民思维与政策。
在21世纪科技发达的当下,手机网路自由的连网,却提升不了霸权所框架出因宗教、种族、战乱所禁锢的不公平地球村。这波叙利亚与阿富汗为主的欧洲难民潮,之前因为非法运送造成死亡案例已经超过3,000人,但那些死去的人命,直到这张沉睡小孩之死,才真正刺痛与唤起难民潮的焦点。
受到这张震撼影像的催化,「历史的强国,强国的历史」正在欧洲这块疆域重现。二次大战轴心国的德国,在经过东西德合并统一重建过程中,承认历史过错、人文融合及经济建设与发展,德国成为难民迁徙的首选国家。
「共策」的难民人道价值观
这幅小孩逝去影像,让每位父亲心碎,也把原本欧洲「零碎」的 经济价值观,转变为「共策」的难民人道价值观,各国都知道大批的难民是「他国」制造的问题,是「伊斯兰国」(IS)的战乱所造成;但地球村流离群落的移动,暗示着受强迫离散与不情愿的播迁情况,受暴力威胁而逃亡流离群落的人命挣扎。这些叙利亚人在原本家园受到强烈生命丧失的忧患意识,越过边界,欧洲美好的国度,成为离散遭遇后的想像共同体。
历史的强国,德国曾经是,但纳粹雅利安人失衡优生价值观,造成二次大战多少人的死亡,失败的德国,也为欧洲改写重建的历史。时空转换,德国正在欧盟分崩离析过程中,建立起自己正向的历史,宽柔感性接受大批的国际难民,所需的花费或国内建设排挤等冲突,德国勇于面对,写下强国的历史。
亚洲这端的我们,日本军国主义曾建立所谓东亚共荣圈的强国,但暴力杀戮,侵略占领,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受伤最深,8年抗战死去大量同胞,中华民国也因此失去政权,台湾在被迫殖民过程中却教化出一些模糊历史观的错误认同,遗忘慰安妇的黑暗痛苦,连台湾同胞参与抗日都成为否定式。
而强国的历史,在中国大陆崛起后,急欲强调自己在8年抗战的地位,虽然未来和平共处是两岸理想情境,但共同写史的「强国」思维,那股谁是主、谁是辅的虚拟态势早已经成形,毛泽东「参与」开罗会议的歧异影像,更加刺痛两岸神经。分裂切割的台湾与强势一统的大陆,缺少了影像柔性力量催化,强国的历史,在争议中难以消融,想要成为历史的强国,需要一点磨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