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6 08:01 来源:Vansky
近日,美第82空降师与伊拉克政府军士兵进行联合训练,美军使用M4卡宾枪而伊政府军使用经典AK步枪,双方互相切磋枪法。此次训练是美军协助培训伊拉克安全部队项目的一部分。
中东北非迫使中国重新审视长期政策 看一看中国政府公布的多份外交政策白皮书,有一点引人注目:缺乏对中东北非的明确概念政策。这个地区不仅对中国的战略和经济利益至关重要,对新疆的紧张将如何演变也关系重大。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40年里,多数时候北京可以置身于中东北非地区的危机以外,专心追求资源和出口目标。但随着曲折、血腥和暴力的冲突势将重绘该地区的后殖民边界,这将变得越发困难。此外,如今数以十万的中国人待在中东北非。中国不得不屡次将他们从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和也门的暴力局势中解救出来。因此,中国一再被迫违反自己的不干涉政策,与利比亚、叙利亚和阿富汗等国的反对势力发展关系,以防范政治形势变化。
“伊斯兰国”的崛起进一步迫使中国改变其忽视中东北非地区的政策。中国意识到需要采取新方法,一方面能日益放宽长期的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立场,另一方面确保不通过在远离国土的地方建立军事基地而成为一个全球军事大国。
北京必须在不正式放弃那些政策或挑战美国的情况下去做。在波斯湾这种关键地区的安全,中国还要依靠美国。在摸索制定连贯的政策时,中国不得不弥补投射军事和政治力量的局限,协调因中东北非政策而长期获益的国内各部门。
在研究中东政策时,中国官员受到一种观念的影响,即美国错误地支持该地区的政治变化。他们看到美国影响力下降,表现于华盛顿不愿进一步卷入地区冲突,尤其是在叙利亚,以及无法推动巴以解决争端。他们还担心中国通过军事基地投射力量,会有进一步被吸入中东北非漩涡的危险。但要避免的话,说易行难。
讽刺的是,随着中国努力把握现实,其面临困扰美国中东政策的相同困境:崇高的原则与严峻的现实之间的碰撞,其产生的政策让人觉得充满矛盾,与其所宣扬的价值观不相符。不结盟和不干涉加之经济激励措施,迄今能使中国掩盖住一些困境。但今后,这逐渐不再是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