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3日,香港亲共媒体《大公报》也转载了这篇文章,消息源显示为“共识网”,但截至发稿前,并未在该网站发现这则报道。但在这篇文章之后,“共识网”发布了一篇题为《福山:缺乏法制框架的民主是灾难》的文章指出,4月21日,在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十周年学术活动上,福山进行公开演讲。但未透露与王岐山会面的任何报道。
《大公报》转载的文章显示,4月21日至24日,政治哲学家弗朗西斯•福山、比较经济学家青木昌彦以及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德地立人等三名日本裔学者在参加北京举行的外国专家局座谈会期间,受邀与王岐山见面。
会谈安排在4月23日下午,中南海。王岐山谈话时比较随意,话题跨越性比较大,从经济到政治,从中国历史到美国宪政,再到“法治”和“党的领导”等等,话题比较宽泛。
王岐山在会谈中,首先谈了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对中国历史的看法。福山也提出自己对国家治理的一些观点,王岐山回应说,“你讲国家、法治、问责三要素在中国的历史里都有DNA,说明中国文化里有这个DNA。”“中国的事情,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和文明,优秀的DNA要在现代化的实践中发挥。优秀的DNA中国文化中就有。中国在多民族的遗传中有变异。中华民族更要吸收西方文化的好的东西,世界上各民族的优秀的东西都要吸收。”
但是,东、西方是存在文化差异的,中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
王岐山承认,搞美国宪法的人很聪明,首先把自己的利益确定好了,所有原罪的人释放了,后来把穷人拿进来,再慢慢地把妇女,最后把黑人拿了进来,建国二百年后选举权给了黑人。但是,现在反过来要求他国复制,但乱了又不搞了。埃及乱了,穆斯林兄弟党首,原总统刚判了20年。“美国的特点怎么复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委员会书记王岐山
他希望学者能在中西方交流中发挥“桥梁”作用。中国需要通过学者传达中国的信息:方向和目标、时间、尺度和存在的问题,逐步地越来越清楚。对了解中国的人传达这样的信号,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这条路尽量要修好。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的党要走市场化经济,领导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是个了不起的探索。
交谈中,对福山提出的司法改革问题,王岐山表示,司法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之下进行,这就是中国的特色。(西方的)总统、国会以外还有宪法,宪法应有神圣性,但它不是神,是公众的法。
青木昌彦就中国当下重大经济政策提出“国有资产划转社保”“国企改革”等问题。王岐山表示这些话题“可以提”,可以跟中国相关的学者研究讨论,但并未作出直接回应。
在临走道别时,王岐山透漏,他很熟悉孔子,对王阳明也很感兴趣。并表示,人类文化的最基本的要素其实中国都有,(问题是)如何把其中好的东西发扬光大,“(东、西方)最基本的价值是一样的,不然我们怎么谈呢?”
会见结束后,福山称这次会见“像玄学讨论”,一方面可能是他没能预期地讨论他所感兴趣的具体内容而心里感到不足,另一方面是因未能全部消化王岐山富有寓意的谈话而产生一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