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0月1日,十一黄金周,大部分人都会踏上返乡之路与家人团聚。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家”在船上,以渔为业,以海为生,常年飘泊在海上。渔民张小收与徐焕云就是其中的一对夫妇,他们上船已有10余个年头了。当日,记者来到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体验了渔民在海上过节的真实生活。东方IC

张小收说:“海上最危险的事就是风浪,今年有一渔民出海打渔,渔船翻入海中,好多天也没有再回来,家人海上寻找也没有结果。”

张小收坦言,海上捕鱼虽然年收入在20多万左右,但是风险太大,不想让家中的两个孩子再当渔民了,为了生活,国庆节也没能与两个孩子团聚。”

到海上已经是午时,渔民张小收开船,妻子收网捡鱼,看到有朋友到访,拿出白酒,煮上两大盘螃蟹与皮虾,几个渔民凑在一起,拉开了话匣子。而张小收的妻子有些着急,一边在船上吃饭,一边不停地嘟囔:“少喝点酒,一会儿还要撒网。”

仅有的一点蔬菜显得十分宝贵。

“船上最缺的是淡水与蔬菜”,记者看到甲板上存放着几桶淡水与蔬菜,这是他的同乡好友国庆节专程来看他捎来的蔬菜,徐焕云说,他们最稀罕的东西就是淡水与蔬菜。“平时洗手洗脸都舍不得用,洗衣服都用海水。”“我已经有十多天没有吃蔬菜了,整天吃打的海鲜,已经吃够了,这些蔬菜对我来说很稀罕。"徐焕云说.

海上的生活是寂寞的,时间长了,夫妻二人经常是坐在一处,但是相顾无言。

尽管在海上的生活十分单调,妻子每天还是要把自己梳妆整齐。

晚上,夫妻二人就挤在一张狭小的床上睡觉,对于他们来说,新的一天还将是新一天的捕捞。

在大海上,张小收一家的小船显得那么势单力薄,但仍在执着的航行,日复一日,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