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押注月球核能,100万资助 “迷你反应堆”
“阿尔忒弥斯二号”(Artemis II)机组最早将于 2 月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前往月球并绕月飞行后返回地球。这是人类时隔 50 多年后,为实现 “重返月球、载人登月” 迈出的关键第一步。
此次任务并非像 20 世纪 60 年代太空竞赛时期那样 “插旗、采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雄心勃勃的 “阿尔忒弥斯计划” 有着更长远的目标 —— 探索月球并实现人类在月球的 “持续驻留”,进而以月球为跳板探索火星。
要在月球长期驻留,能源供给是核心难题:月球存在 “14 天白昼、14 天黑夜” 的极端周期,如何为驻月基地持续供能?答案是核能 —— 而加拿大正积极参与其中。
本月初,加拿大航天局(CSA)向加拿大太空采矿公司(CSMC)提供了 100 万加元资金,用于研发一款适用于月球的低浓缩铀核反应堆。
从 “辛普森一家” 到月球:核反应堆如何 “微型化”?
提到核反应堆,人们通常会想到《辛普森一家》中那种带有蒸汽塔的大型建筑。但实际上,核反应堆已发展出多种形态: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工厂预制后运输至使用地点; - 微型模块化反应堆
:如 CSMC 计划研发的型号,体积远小于前者。

(配图说明:示意图展示了三种核反应堆规模 —— 可供电给大城市的大型反应堆、可供电给小城市的小型反应堆,以及可供电给一栋建筑的微型反应堆。不同核反应堆用途各异,微型核反应堆可用于偏远地区、原住民社区,甚至月球。来源:A. Vargas/IAEA)
月球核反应堆并非 “天方夜谭”:冷战时已有探索,NASA 计划 2030 年部署
“在太空使用核能的想法其实并不新鲜。冷战时期,苏联就曾尝试在太空部署核反应堆。” 奥沙瓦市安大略理工大学能源与核工程系工业研究副主任柯克・阿特金森(Kirk Atkinson)表示,“NASA 近十多年来也一直在推进相关研究,还在美国境内开展过演示实验 —— 建造小型反应堆并验证其运行符合预期。”
目前,多国都在角逐月球核反应堆研发:
-
NASA 于 8 月宣布,计划2030 年在月球部署核反应堆,比中俄联合研发计划的目标时间提前 5 年; -
加拿大虽暂未具备本土火箭发射能力,却仍选择参与其中。
“国际社会正携手推进月球永久驻留计划,” 加拿大太空采矿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丹尼尔・萨克斯(Daniel Sax)解释道,“杰里米・汉森(Jeremy Hansen)将随下一次任务前往月球,加拿大也希望像过去一样,为国际合作贡献力量。”

(配图说明:艺术家构想的 NASA “斯特林技术核动力反应堆”(KRUSTY)示意图,该反应堆已在地球完成测试,有望成为月球能源来源。来源:NASA)
加拿大的 “太空 + 核能” 双重优势:从 Canadarm 到月球核反应堆
加拿大在太空探索领域虽低调,却有着深厚积累 —— 从 “加拿大机械臂”(Canadarms),到用于遥远小行星与火星探测的技术,均贡献卓著。
近期,建造 “加拿大机械臂” 的 MDA 太空公司(MDA Space)也获得了 CSA 提供的 50 万加元资金,用于 “研发月球表面核动力系统的算法与自主设备管理工具”。
“加拿大擅长太空技术,也精通核能技术,” 萨克斯说,“我们一直在整合这两大优势推进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微型反应堆的应用不仅限于月球:CSMC 计划将同类技术用于加拿大偏远地区及原住民社区 —— 这些地区目前仍大量依赖柴油供电。
月球核反应堆的三大挑战:无大气、核废料、监管空白
萨克斯介绍,月球反应堆将在地球建造完成后送往月球,运行模式为 “部分自主、部分由地球监控”。但阿特金森指出,在月球环境中运行反应堆面临多重独特挑战:
- 极端环境适配
:月球无大气层、水资源会冻结、重力极低,无法像地球一样用水或空气为反应堆降温; - 核废料处理
:“我们必须考虑核废料处置问题,” 伦敦市西安大略大学化学教授杰米・诺埃尔(Jamie Noel)表示,“这可能是研发中最容易被延后考虑的环节,但其实应从反应堆设计阶段就纳入考量。” - 监管权责不明
:“先抛开法律问题不谈,谁来监管月球上的核设施?” 诺埃尔提出疑问,“在加拿大,监管机构是加拿大核安全委员会(CNSC)。此前加拿大原子能公司(Atomic Energy of Canada)曾提议研发‘每月仅需技术人员检查一次’的自主反应堆,却被 CNSC 明确拒绝。”
目前,月球核设施的监管规则尚未明确,未来如何推进仍待观察。
不止于月球:技术或将解决加拿大本土能源难题
除月球核反应堆外,萨克斯的公司还在研究 “从月球提取水资源” 的技术。他对人类太空探索的未来充满期待,同时强调技术的 “双重价值”:“我相信人类会持续探索下去。如果我们的研发不仅能助力太空探索,还能为地球带来实际价值 —— 比如为加拿大及全球偏远社区创造经济与环境效益,解决我们面临的重大能源难题,那这项工作将极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