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4 11:39 来源:

陈寅恪
鲁迅一生骂人无数,却没有骂过陈寅恪。当年陈寅恪名篇《王观堂先生挽辞》,就发表在吴宓主持的《学衡》杂志上。鲁迅把吴宓骂得狗血淋头,对陈寅恪的文章却保持着沉默。这对脾气不好的鲁迅来说,几乎是一个特例。
原来,陈寅恪与鲁迅有同窗之谊,当年鲁迅赴日本留学,与陈寅恪同在建校不久的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到1904年毕业,同学两年。在弘文学院,鲁迅与陈寅恪同住一舍,朝夕相处。陈寅恪回国后,任蔡锷的秘书,和鲁迅来往频繁。陈寅恪从蔡锷将军府辞职后再度出国,鲁迅和几个教育部的同仁为其送行。此后陈寅恪与鲁迅再没有联系。但是鲁迅日记中却不时地提到他,而陈寅恪却再没有只言片语谈到鲁迅。作为两位大师级的人物,此种反常行为令人不解。
一直到晚年,陈寅恪才透露,因为鲁迅的名气越来越大,最后以“民族魂”的大旗覆棺盖椁,继而成为“先知先觉”和“全知全觉”的一代圣人,他怕言及此事被国人误认为自己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成为“谬托知己”的“无聊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