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6年2月15日,汉学家魏希德在推特上发布信息称,著名汉学家孔飞力(Philip Kuhn)逝世。
对很多中国读者来说,这位师从费正清的美国汉学家,孔教授的大名如雷贯耳,一定程度上说,他的代表作《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开创了严肃学术书畅销的典范。那么,这部深受两岸两岸大众读者欢迎的《叫魂》究竟写了什么呢?提起叫魂,咱们又会想到什么呢?

大约还在我很小,小到刚刚有记忆的时候,发高烧,半昏半睡,我奶奶在屋子外面,以筷子击打碗沿,一边敲一边喊:伢嘞,回来吧,回来呀……
相信今天的很多70后80后,还有类似的模糊的“叫魂”记忆。事实上,在唯物论者看来荒诞不经的鬼神说,一直都是中国传统社会里日常文化的重要部分。古人相信,人有魂,魂可离开,可叫回;魂还可被人拿走,被操纵,被驱策。
本来,在寻常百姓看来,人敬鬼神,鬼神护佑凡人,大体上也相安无事。只是,事有偶然,比如1768年的乾隆盛世,就发生了一起席卷全国闹得人心惶惶,进而导致无数人命丧黄泉的叫魂危机。
孔飞力先生在研究清代的社会政治时候,意外地发现这一奇怪的事件,在其著作《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一书里,他详细论述了这一恐怖事件的来龙去脉。据称,“术士们通过做法于受害者的名字、毛发或衣物,便可使他发病,甚至死去,并偷取他的灵魂精气,使之为己服务。”这场妖术大恐慌从当年的1月持续至10月,从江浙两省一路北上蔓延到山东、湖南湖北、河南陕西,乃至京津地区,从走卒贩夫到官僚系统直至紫禁城的乾隆皇帝,无不深陷这场叫魂案的漩涡。普通老百姓呢,草木皆兵,见到什么陌生的和尚啊道士啊乞丐什么的,就以为是叫魂的妖人,或群起攻击或扭送官府,到后来更是丧心病狂了,那些平时有私怨的,竟随意指称对方是叫魂犯,栽赃陷害,公权私用,一时之间,告密成风,冤案此起彼伏。
当然,研究妖术并非《叫魂》一书的目的,妖术谣言如何演变成社会大恐慌,专制权力如何凌驾于法律之上,官僚机制如何试图通过操纵通讯体系来控制最高统治者;,以及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如何试图摆脱这种控制,等等,这些才是孔飞力教授的研究目的所在。
来自江浙一带的叫魂妖术蔓延全国
那些复杂深刻的问题且放一放,让我们先回到1768年春天的苏浙地带,那个叫魂案的始发现场。看看这场席卷全国的妖术恐慌怎么发生的。
这一天,有个叫沈士良的中年男人来到德清县城东,四处打听修桥的吴石匠。吴石匠一听觉得奇怪,这人谁啊?找我干嘛?这个姓沈的一见面就掏出两张纸片,上面写着两个名字。“这是我两个侄子的名字,这两个混蛋常年虐待毒打我和我妈,我打也打不过,官府也不管,听说石匠木匠们有一种非凡的魔力,只要把某人的姓名写在纸片上,再放到木桩上击打,就可以让他生病或者死去,请帮我惩罚他们。”
吴石匠一听吓坏了,二话不说就把沈士良扭送官府了。原因很简单,他怕自己陷入叫魂巫术的流言漩涡。没成想,这案子一送到县衙,反倒闹得满城风雨,关于叫魂的流言越传越诡异。满城风雨到什么程度呢?德清县周围地区,一碰到来自德清县的无业人员就害怕。这一天,有个叫计兆美的德清县人,本来是因为赌钱输了遭叔叔打了一顿负气离家出走,流浪到省府杭州乞讨,半夜三更因为被人听出他的德清县口音,就被一群人团团围住,说,你一个德清人,半夜三更到此不是做贼就一定是来这里叫魂的!被煽动怒火的众人抓住这个外乡人就是一顿痛扁,完了后扭送到地保家,一番逼供屈打成招,吓傻了的计兆美胡诌一番,说自己是来叫魂的,一共叫过50个魂,还咒死了两个儿童。
孔飞力说,清代史料里详细记载着,后来这事儿就愈演愈烈,人们但凡发现一个操外地口音的什么和尚道士、乞丐流浪汉,立马就像被打了鸡血的,先是团团围住审问暴打,接着扭送县衙,那么,在这个环节中,有些惯于敲诈勒索的衙役,因为被拒绝行贿,竟然栽赃构陷,将其屈打成招。更多的是受不了衙门的刑讯逼供,一番胡乱招供,生生把子虚乌有的叫魂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
乾隆盛世下的危机四伏
问题是,这样的大恐怖,为什么发生在盛世乾隆年间?是什么让民间的这股迷信发酵成一场大风暴的?这才是《叫魂》一书论述的核心所在。
首先,我们来看看1768年的叫魂犯都是些什么人:僧侣、道士、乞丐、流浪汉。举报他们,将他们扭送衙门甚至执行私刑的,同样是底层的农民、渔夫和小市民。这一场同根相煎究竟是为什么呢?咱们得穿透历史的迷雾看看当时的社会危机。对,危机,盛世危机。
18世纪的清王朝,边疆之乱已平定,处处呈现出令人欢欣鼓舞的繁荣昌盛,江南地区更不用说。然而,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江南地区的人口和资源比例越来越不协调,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也日益失衡。熟悉历史的一定知道,因为玉米番薯等农作物的引进,乾隆年间,中国人口发生了爆发式增长。一方面是手工业的兴盛,商品经济的兴盛,人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另一方面,自由也可能意味着失去土地的依附,并不是所有的劳动力在任何时候都能被购买。那么,商业的发展,带来的一大变化失业以及人口流动,这就是游僧、道士、乞丐、流浪汉的来由。
在这个表面繁荣昌盛的江南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排斥也日益高涨,不安全感日益充斥其间。那些外来的入侵自己生活圈的陌生人,往往就视为危险分子。
再来看官僚层面。饱读诗书的官员是不相信有什么叫魂的鬼把戏的,儒家文化的教导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治下社会安定,头上乌纱帽安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不让皇帝知道就不让皇帝知道。所以,叫魂危机爆发的最初两个月,各省官员都像很有默契一样,对朝廷对最高统治者封锁消息。
然而,纸并没有包住火。乾隆在各省安插的探子,将发生在各地的叫魂报告了他。乾隆大为震怒,他怒的是各省官员敷衍塞责欺上瞒下。一系列对官员的严惩就此拉开了帷幕。山东巡抚富尼汉抢先一步,在山东发动了对叫魂妖术的围捕,很快就抓获了许多“妖党”、从妖党的“口供”中得知掀起这场叫魂恐惧的“妖首”就潜伏在江南。乾隆命令各省向山东看齐,并令江南各省缉拿妖首。在乾隆的巨大压力下,整个官僚体制终于被动员起来,一场对叫魂妖术的清剿迅速在全国展开。这场清剿持续了好几个月,在制造了无数冤案,戕害了许多无辜无助的性命之后,才因破绽百出而被迫叫停。
乾隆皇帝真的就相信所谓叫魂术吗?他并不图样图森破。在他眼中,妖术背后藏有巨大的政治阴谋。减发辫,对蓄发留辫的满人来说,本身就具有反动的政治意味。乾隆相信有人正在利用剪辫妖术来煽动汉人对满清王朝的仇恨,并阴谋挑起反清叛乱。所以,他才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发动镇压。
最主要的,是叫魂危机中汉族官僚的表现让他大为光火,在他看来,正是官僚们的敷衍塞责、欺上瞒下、同气连枝,才使得“妖术”在江南地区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和妖术的威胁比起来,官场的腐败积习是对大清王朝的更大威胁。而江南汉族官僚的腐败是整个帝国统治肌体的毒瘤,它侵蚀着满清帝国的活力,腐化着满洲统治精英的道德士气。要清剿妖术,必须首先对这样一部官僚机器加以整肃。
他利用妖术恐惧这个非常事件,迫使整个官僚机器把清剿当做压倒一切的政治,并以清剿的表现来赏罚官僚,从而强化他对官僚的控制的。
在普通百姓的恐惧、官员的献媚权力、乾隆的整顿官僚三股力量的交合下,1768年的盛世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叫魂大恐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