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抓捕大批留学生!超市洗劫奶粉后在黑市出售
说到澳洲的奶粉,那可是抢手货,尤其受到中国买家的青睐。
许多中国父母可以说为宝宝操碎了心,通过代购、海淘等途径,想方设法购买来自澳洲的奶粉。
一罐好的奶粉,在澳洲本就不便宜,运送到中国后只会更贵。
然而,奶粉到底是怎么来的?隔着几千公里,很难知道。
你的奶粉,还可能是偷来的“黑货”……
澳警方抓捕大批留学生
都是“奶粉大盗”
据报道,近日,澳洲警方抓捕了一个大型盗窃团伙,目前已经逮捕19人。
他们涉嫌从墨尔本各地超市盗窃价值逾$1000万的婴儿配方奶粉、药品、护肤品及日用品。

这起被称为“Operation Supernova”的调查,针对的是一个涉嫌由外国留学生组成的犯罪集团。
警方称,该集团成员大多来自印度,他们持有临时签证、学生签证或过渡签证。

报道称,警方与大型零售商及澳大利亚边境执法局(ABF)合作进行了此次规模庞大的抓捕行动。
警方表示,在过去5个月中,这些嫌犯从超市里偷走了婴儿配方奶粉、药品、维生素、护肤品、电动牙刷及日用品等各种东西,涉案金额巨大。
警方称,这些偷窃者会将盗得的物品转交给“收购商”,然后由对方再处理这些赃物,以此牟利。
在被捕人员中,有3名20多岁的男子,警方称他们每人盗窃的零售商品价值都超过$10万澳元。
例如,有一名22岁的男子,持有学生签证,被指控54项盗窃罪,涉案金额达到$13.6万澳元。

他们面临大量的盗窃指控,并已被还押,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及下月出庭。
这些人,不是缺衣少食的流浪汉,靠在超市里偷点吃的填饱肚子,而是有组织、有预谋地偷窃特定物品,以此牟取巨额利润。
毕竟,偷窃,是没有成本的。
可以看到,他们偷窃的东西除了奶粉,还包括维生素等保健品、药品、护肤品等。
为啥偷这些东西?单价高,不愁卖,买家也很难知道货是从哪里来的。通过有组织的盗窃,他们偷来了这些东西,然后低价卖给收购商。
对于这些小偷来说,偷手机等电子产品,往往有个人数据和识别号等东西,可以识别到原主的信息,有的手机还有定位功能,出手也不那么容易。
而奶粉就不一样了,一罐奶粉就是一罐奶粉,几经转手之后,买家没法知道奶粉是从哪里来的。奶粉被吃掉之后,也只剩下一个空罐子。
警方也表示,零售盗窃是维州增长最快的犯罪类型之一,过去一年共记录到41270起案件,全州增幅达38%。
曾有华人因收购黑市奶粉被抓
在这种盗窃团伙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整个销赃的链条。
黑市的收购商有了稳定的货源,再安排把奶粉之类的东西再次出手。
在黑市上,这些东西都有庞大的市场,甚至可以通过某些手段转运到国外。
此前,就有华人因为当“收购商”,犯下了此类罪行而被抓。
去年7月,堪培拉一名黄姓(音译,Huang)华人,因收购偷来的奶粉“赚快钱”而被判刑。

据澳媒报道,警方注意到相关异常后,于2023年7月突袭了他在堪培拉的住所,人赃俱获。
他也交代了自己另一处存放赃物的地方,警方随即对该地点进行搜索,发现了25罐被盗的婴儿配方奶粉。
警方顺藤摸瓜,调查了“系统性盗窃”堪培拉多家超市婴儿配方奶粉的案件,涉案金额约为1.3万澳元。
在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黄先生多次与小偷“交易”,每次会面通常会收到大约10罐奶粉,每罐价格为15澳元。
但在超市的货架上,被盗窃的奶粉每罐的售价在30澳元到50澳元之间。
然而,警方只追回了被盗的约四分之一的奶粉,大部分都不知所踪。
其辩护律师称,黄先生毕业于堪培拉大学,后来在建筑行业工作,但新冠疫情让他的行业受到“严重打击”,工作和收入减少,这才走向一条不法之路。
他最终免于坐牢,被判处罚款和18个月的守行令。
像是黄先生购买来的“脏奶粉”,最终就很有可能以某种方式流入中国,摆在某个宝宝的餐桌上。
因此,中国的父母们,找代购时可能还要多个心眼——你的奶粉,究竟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