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华人银行账户被盗,追诉无门
最近,有一段视频在美国华人圈传开,很多华人开始因为这个视频纷纷取消了对大通银行(Chase Bank)账户的来往业务。
究其原因,是在今年年初,陆陆续续有大通银行华人储户开始出现卡被盗刷和冒领的现象,受害者们,第一时间和银行联系之后获得的处理意见非常迟缓,或不满意,一些华人选择报警,但是由于处理调查事件期间还是出现险些被盗刷的现象。
于是受害者们向美国法拉盛社区守望互助队寻求帮助,在5月28日聚集在纽约法拉盛缅街夹39大道的大通银行门,前高举着用中英文写着“大通没有担当!只会搪塞!”的牌子示威抗议。
抗议者均在过去一年时间里遭遇过大通银行账户的存款不翼而飞,多数是被人冒用身份从银行柜台或远程将账户钱款取走。据统计,目前这次的涉案受害者已经超过300人,而且基本都是在缅街夹39大道的这家大通银行开户的储户。
抗议示威事发后,银行选择了道歉,并承诺将在4周内进行补偿,这对于大多数受害储户来说,还是比较好的结果。
身份信息泄漏或是罪魁祸首
其实在法拉盛以外的地区亦发生大量类似案件,今年5月,布鲁克林就有华人男子报告说,他的美国银行账户被盗走5000美元,还有华人报告说其加密货币投资账户被盗走13万美元。
而在马里兰州的非华人社区也有不少人中招,据马里兰州居民反映,放进邮筒打算寄出的支票全部被盗。随后,银行账户出现异常,多出很多并非本人操作的交易记录。
而窃贼似乎是先通过盗窃信件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再冒充受害人取钱。
如何看待华人这次示威行动?
回顾美国这次大通银行的处理初步结果,银行方面已经作出了4周内补偿承诺,有人说这是靠“示威”获得的承诺,因为从第一笔钱的不翼而飞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时间,通过内部投诉机制等获得合法诉求并没有奏效,而华人集体开始通过示威游行的方式获得美国社会的关注,提速了处理效率,以及提高处理效果,算是华人在美国的一次不小的社会政治胜利。
诚然对于获得补偿是不错的结果,但如果说是一场美籍华人在美国社会政治胜利,那还是为时过早。
近年来,海外华裔在各种不同场合进行抗议示威的行为变得普遍起来,例如2018年,布鲁克林华人社区惊现肮脏辱华涂鸦,当地华人社区聚集起来进行示威抗议,这起事件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当地多家媒体予以大篇幅报道。
还有今年1月美国华裔在司法部门前抗议示威高呼“学者不是间谍”,以及前不久在加拿大数百华人集结在埃德蒙顿市政厅前抗议示威,对近期同时发生两起加拿大华人被残忍杀害的案件表达愤怒和不满。
示威游行只是一种表达群体观点的出口,不能说没有效果,毕竟这是西方可以比较容易接受,以及西方思维的表达方式。海外华裔“入乡随俗”的群体发声值得肯定,但并不意味着是获得政治性胜利或是获得直接肯定的唯一路径和风向标。
海外群体的维权意识和方式方法“任重而道远”,换位思考,如果一个老外在中国遭到权利受损,面对不熟悉的文化背景,处理事务思维法律制度不同的环境,孤立无援中如何维权?同样道理,华裔在海外生存打拼也面临这些。抛弃阴谋说,抛弃隐忍说,海外群体在当地就地根植的空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