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增封控管控区 民众陷“囤物资”狂潮
北京疫情升温,本土确诊人数增多,北京市政府24日发布朝阳区14个地区列入封控区与管控区,并规定管控区内居民足不出户。同时规定朝阳区25日全区进行核酸检测。受到疫情防控氛围影响,许多民众在24日晚间开始陷入“囤物资”的热潮。
北京居民25日在北京朝阳区某家超市抢购物资。黄雅慧/摄
东城区25日在公交枢纽也架起免费核酸检测区域。黄雅慧/摄
受到朝阳区疫情升温,邻近朝阳区的东城区东直门一带25日开始,在各人流聚集区域,包括公交枢纽、小区活动空地与商场旁等,开始进行大规模免费核酸检测,许多民众在上班前纷纷排队进行检测。
另一方面,受到封控、管控区域消息影响,社交平台上传出北京市民24日开始囤物资。这时,可以感受到上海的封控经验给了北京居民一些警惕。网上并盛传一篇上海人的“囤菜指南”,从上海人囤菜经验、提供给北京居民作为参考,包括食品、日常用品与医疗用品等。也因此,24日堪称“魔幻一夜”。当晚出现许多幽默桥段,包括“上海人在封控中等物资,北京人在物资中等封控”、“今天晚上是上海人民指挥北京人囤货的一个晚上”。两大城市在疫情的封、管控讯息中似乎得到某种共振。
北京居民25日在北京朝阳区某家超市抢购物资。黄雅慧/摄
除网路上各种讯息散发的焦虑外,25日的超市挤满采购物资的民众。据记者实地探访一家位于朝阳区常营一带的超市,架上米、麵与粮食类商品较快被民众扫购,但架上还有货,不至于到空架状态,而水果类也算充足,同时店家也忙著补货。现场超市买菜阿姨见状表示,“估计今天超市人员的工作量要爆表了!”;此外,在东城区东四十条一带一家超市也呈现人头攒动景象,其中叶菜类商品、米麵商品最受青睐,很快空架。
而目前网上超市物资外送也呈现“约满”状态,尽管商家显示有货,但配送负荷已满。如果下单,无法如以往在当日几小时后送达。
正因全城瀰漫囤物资的恐慌,官方纷在25日傍晚出面发声,比如北京商务局表示,25日起连锁超市提前半小时营业、晚上延时闭店;而官媒新华社25日也出报导表示,各有关部门正采取措施保障北京生活必需品的民生供应;中媒《新京报评论》也指出,北京自2003年“SARS”之后便建立起完善的物资储备,因此不必恐慌。但官方频发声能否平让民众“安心”?仍有待观察。
北京25日使用网上外送物资也呈现“约满”状态,无法配送。黄雅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