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80高龄每天10小时缝口罩,也有人拿咳嗽当武器
疫情当下,人性的善恶也凸显,我们情绪在感动与愤怒之间迅速波动,庆幸的是,让我们感动的瞬间越来越多。
从早期华人社区组织的隔离互助团,到目前各社区积极捐款捐物给一线医护;
从技术人员制作团购网,帮助一线医护完成日常采购送货,到餐饮店为一线人员提供免费餐饮、咖啡和点心;还有民众将自家多余的用品摆放门前,让需要的邻居自取......
还有民众将自家多余的用品摆放门前,让需要的邻居自取......
感动:高龄华裔夫妇每天10小时缝口罩
77岁的Jeannie Chan是一家服装裁缝店店主,虽然裁缝店因为疫情已经关闭了,但Jeannie仍然在繁忙地工作,缝制口罩免费送给医护人员。
在过去10天里,Jeannie每天都缝制长达10个小时。而她81岁的丈夫Pak Soon负责剪裁口罩的松紧带。
Jeannie说:"每当想到很多医生和护士正在面临生命危险,我就会流泪,因为他们都是有家庭的,这太令人悲伤。
Pak Soon则称,"我们喜欢工作,喜欢帮助人们抗疫。"
迄今,这对夫妇已缝制约300个口罩。Jeannie已经把它们送到各地医院、长期护理设施和空中急救护理人员手中。有些口罩则被医护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例如,当他们乘坐公共交通、去超市或出门办事的时候。
这批量的生产都归功于Jeannie的常客Linda Ing-Gilbert。她原本想为自己买一个口罩,然后看到当地医院发出对自制口罩的需要,于是就与Jeannie联系。
Ing-Gilbert说,"如果(医护人员)要去工作,去超市购物,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否受感染,我只是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忙"。
她续说,"在这充满挑战的时期,任何一件小事都会意义重大。"
Jeannie说,她每日都在努力缝制最好的口罩,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人,希望每个有需要的人都能戴上口罩。
感动:志愿者帮忙制造“插管盒”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需要给呼吸困难的病人插入喉管,来增加氧气流量。但在插管的过程中,医生和病人头部距离非常近,如果期间病人出现咳嗽症状,呼出的局部空气病毒浓度很高,医生面临很大被感染的风险。
台湾医师赖贤勇开发出了一种透明塑胶罩,可在医生为病患插管时,罩在病患头上,大幅降低被喷出飞沫感染的风险。
得知有这样的“盾牌”可用,几位在大多伦多地区的急诊室医生很快找到企业界人士组成志愿工作团队,立即著手改良、设计原型、展开自动化制造,并称此防疫箱为“COVID BOX”。
多伦多一位急诊科医生Dr. Kaveh Kavoosi在网上提出了想要制造“插管盒”的想法后,短短几个小时,一家汽修店就表示有兴趣参与制造的过程。
Kaveh医生已经向大多地区部分医院提供了“插管盒”原型,并会对设计进行调整,以达到完全阻隔病毒的目的。
比Kaveh医生更早一步,Klick Health公司与多伦多Humber River医院合作,为大多伦多地区有需要的医院,提供300个这样的“插管盒”。
愤怒:故意朝警察及工作人员咳嗽
为了组织病毒的快速传播,大部分人都已经宅家,但仍然有很多工作人员要确保社会安全、正常地运行。而各地居然都有人利用病毒恐慌,以咳嗽为武器,伤害工作人员。
安省一名30岁的男性破坏了汽车旅馆的门遭到警方逮捕,却依旧不老实,故意以一种夸张的方式朝着警方咳嗽,还声称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现在,这名男子面临多项指控。
而且,这种事情正在多地不断发生,警方已经对类似情形多次进行严肃处理。
本周早些时候,一名24岁女子朝着渥太华警方咳嗽、吐口水被逮捕。
BC省也有一名试图闯入一对老夫妇的家中的男子,在被警察拘捕期间,多次朝着多位警察咳嗽。
除了警察,还有其他工作人员遭遇这种“袭击”。上个月,有顾客因为对该店实施的新的安全措施感到不爽,便对着一名员工咳嗽发泄。
安省一家杂货店的店员也被人吐了口水,原因只是因为一名顾客对排在他前面的长队感到“不耐烦”,特殊时期,这类奇葩更着实令人愤怒!
愿更多人性之善彰显力量,而恶之奇葩也获得应有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