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虫要停产?情怀论者或终将逝去
前天,有同学问我,前驱配置有啥好处。细问之下,得知他在琢磨最近正式上市的甲壳虫新车Dune。正当我准备正面回答,侧面深挖他一个大男人何以看上甲壳虫时,猛然听说甲壳虫要停产了。悲催来得毫无防备,却也在情理之中。
近些年,甲壳虫已不复往日辉煌,大众虽有计划推出若干特别版车型,但这并不足以振兴甲壳虫的销量。尤其是在SUV成为车市新宠的大形势下,大众削减甲壳虫项目也合情合理。无论如何,甲壳虫走到今天这一步,可以说大部分原因拜它的“情怀”所赐。
1938年希特勒生日,保时捷博士向希特勒演示“国民车”模型
它,一代经典神车
想当初,甲壳虫何等风光。
时任德国元首的希特勒据说画了甲壳虫的草图,“汽车之光”费迪南德·波尔舍奉命设计,这两人“甲壳虫之父”的光环和实力,让这款德国大众的紧凑型车,一面世就成了“人民的车”。它有德国汽车一贯的可靠质量,还有可爱机灵的外形和小巧的车身比例。
凭借独特的造型和极高的性价比,仅靠这单一车型,德国大众就在世界市场上攻城略地,甚至在曾以大车为荣的美国也大获成功。从1935年到2016年,在它逾80年的高寿里,甲壳虫销量超过2200万辆,这个奇迹,几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它,不与世俗趋势为伍
让甲壳虫最引以傲的,是它的外貌。这也是甲壳虫之所以成为经典的最重要原因。它可爱的外形设计,自有一种“清晰可辨,难以混淆,并且永远可爱”的隽永魅力,而且这种style在世界各国文化里都吃得开。
而正是它的外形,让人们见识了德国人的坚持,或者说是偏执。在60年代,就有人在问,甲壳虫的外形为什么不变化一下。彼时,大众汽车的回应是广告中一个画着甲壳虫车尾图案的蛋,并且说:“有的外形不可能再改进了。”1978年,当甲壳虫在德国停产,高尔夫接替了它的时代之时,大众汽车再次用了一种顽固不化的口气在广告中写道“我们将保持这个外型,直至最后。”
如今,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偏爱经济实用、中庸外形的用车习气大行其道,甲壳虫依然不改变。它曾经引以为傲的两门设计和娇小体型,让众多首次购车的家庭用户们心生抗拒。它所坚持的独树一帜的外貌,让国人心生忌讳,将它踢出选购名单。它近年来长期处于中游的动力操控表现,也使它和以男性为主的中国车主产生矛盾。
它的倔强,注定了它不与世俗趋势为伍的疏狂,那它靠什么争得一席之地呢?
它,主要靠情怀
灿烂辉煌的历史,反抗大趋势的倔强个性,很大程度上注定了甲壳虫“攀爬”主要靠情怀。在几个典型国家中,消费者对甲壳虫的评价,更是佐证了这一点。
初入美国,甲壳虫定位在“吸引女性和适合家庭需要为主的第二辆车”,最终被美国人赋予了“人性化”的内涵,甚至获得了嬉皮士和其他亚文化群体的青睐。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提起甲壳虫则会唤起他们20世纪60年代的怀旧回忆。
对墨西哥人来说,因为甲壳虫由墨西哥工人在本土生产,它更像是一个彻底的民族产品。正如甲壳虫曾经在德国所扮演的角色一样,甲壳虫为墨西哥的大规模机动化铺平了道路。
对于一些中国人而言,购买这种不同寻常、外貌很Q、价格不菲的进口甲壳虫,正是对个人气质,甚至是身价的最好注脚,也是对中国汽车消费主流的一种反抗。
要么成为怀旧的寄托,要么激发民族自豪感,要么因气质引发钟爱,甲壳虫不与任何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发生捆绑,已然成为一种世界通行的情怀。
(甲壳虫新车Dune)
情怀论者或终将逝去
乔布斯曾说过,“你如果出色地完成了某件事,那你应该再做一些其他的精彩事儿。不要在前一件事上徘徊太久,想想接下来该做什么。”这话于苹果有用,放在甲壳虫身上同样。
诚然,经典无价,情怀无价。但当MINI、POLO等模仿者蜂拥而至,当高尔夫等后来者淹没了甲壳虫曾经的性价比光环,虫子真的不能固步自封,只顾着开发情怀,而忽略了大势所趋。因为,这个时代,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你努力,但你不在风口上,你聪明,但你不在潮流中。
对于甲壳虫将停产的传闻,目前已知的传闻是它将在2018年底正式停产,大众则拒绝对此事做任何评价。对此,恐怕很多虫迷除了惋惜外,还会想起那广为流传的褒奖: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谁还能再用一款从不改变外观设计的产品如此长久地占据人们的心呢?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说,甲壳虫在过去了的那些年代里所创造的奇迹,将永远是一个打不破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