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界的巴乔 仅此纪念辉腾的黯然离开
3月15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当国人聚焦于315晚会时,辉腾也宣告了自己一个时代的结束。在德累斯顿玻璃工厂的生产线上,最后一辆辉腾缓缓驶出,开着的发动机盖上挂着一个小饰物,代表了它的特殊身份,它将属于一位中国客户。
这样的离场,让人难免神伤。犹记得,当年的巴乔,站在世界巅峰,却与成功失之交臂。那个射失的点球,那个忧伤的背影,那些悲痛的眼泪,五分钟后,转身,走出球场……
还记得02年,基于奥迪A8、宾利欧陆GT统一平台打造的辉腾正式量产,全铝车身结构、手工打造、全天候300km/h巡航等特点尤为引人注目。作为一款顶级豪华车,辉腾被认为代表了大众汽车最高的造车工艺。确实是,这款车不管从性能上,还是科技、舒适性上绝对能与S级、7系、A8相抗衡。
然而历时14年,它还是选择了离开……
辉腾之所以能够问世,离不开皮耶希偏执的追求,他不满足于POLO、GOIF、PASSAT的成功,他不满足于大众为大众的品牌理念,他希望打造一台他心中完美无瑕的车,所以有了PHANTON,他心中的维纳斯。
虽说皮耶希作为大众的CEO需要掌管一切事物,但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狂人。自小因受到外公保时捷的影响,他在工程技术方面有着特殊的天赋。二十出头,他就加入了保时捷公司工作,并私自开发保时捷917赛车,水平对置12缸结构、极速390km/h,这在70年代足以惊世骇俗。如果不是因为空气动力技术不行导致出现重大事故,相信他将在赛车领域也能做出一番事业。因为保时捷917的事故,皮耶希被其舅舅逐出了保时捷家族。
随后,皮耶希进入奥迪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奥迪突飞猛进,并成功回归主流豪华轿车领域,与奔驰、宝马分庭抗争,并延续到现在。由于对技术的狂热追求与完美主义的性格,90年代初皮耶希升任大众集团掌门人,他也确实做到了让大众笑傲全球。
他并未停下追逐完美的脚步,他喜欢的车子不在乎要烧多少钱,最后能不能盈利,只要他喜欢。即使持续亏损十几年的辉腾,他也一直坚持着,因为那是他心目中的女神。
为了辉腾,大众甚至专门在德国德累斯顿建造了一所透明工厂,而这里只生产辉腾,顾客可以在透明工厂中亲身参与从车辆订购、观看车辆组装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在这间透明的玻璃工厂内,辉腾像是水晶宫里的艺术品一般,被精心打造。
大众希望辉腾能够达到2万台的年销量,但时至今日,辉腾从来没有完成过这一销售,最好的年销量也仅为1.1万辆,而且有一半卖到了中国。在欧洲,对辉腾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反而是中国成了购买辉腾最多的市场,但对于辉腾这只是杯水车薪。大众赢得了低价位市场,却未能完成向上的突破,在大众心中,甲壳虫才是大众的形象大使,经典到没法再经典,包括我。
有时我也会质疑,辉腾是不是挂错了标,如果换成奥迪会不会不一样?
皮耶希下台了,下一任CEO能继续执行他的技术蓝图吗?
如果他还在,十四年是不是太短了?
如果没有排放门造成的大额罚款,烧钱的辉腾不会这么轻易就被砍掉吧?
可惜没有如果……
不过,车和人还是不一样的吧,巴乔黯然神伤的离开赛场那一刻便注定成为历史。
而辉腾,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会复活……
编者说:大众也难逃向上突破的困境,更何况中国品牌。曾经豪言壮语的魏建军,面对H8、H9的惨淡,也不得不去面对,但至少,长城仍在坚持。对技术无比狂热的王传福,虽然与他国相比存在技术差距,但终将会在新能源领域闯出一片天地。谢谢他们的坚持!
—————————————————————————————————
于男人,汽车与足球,乐趣十足。
如果拳坛上没有阿里,我们觉得那只是野蛮的撕斗;
如果NBA没有乔丹,篮球场变得没有灵魂;
如果意甲少了巴乔,足球充满商业的空洞。
忧郁王子巴乔的离开,留下了一个蓝色背影。
也许,这就是命运,上帝又要用悲剧来让人们记住这个悲情王子。
巴乔与蓝色有不解之缘,那是他球衣的颜色,眼睛的颜色,气质的颜色。他的独特性在于——在激情飞扬的绿茵世界,他却是一个感伤主义的经典。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男人可以让你为他泪流满面的话,他一定是巴乔———一位意大利的足球诗人。诗人说:“伤心是一种说不出的痛”,那么还有什么能比告别巴乔更令人伤心的呢?
行笔至此,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暗流在心中涌动,尘封了这么多年的感激和情愫希望在这一刻完全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