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上厕所、下厨房? 7个生活冷常识
生活中有许多习以为常的词汇和对话,比如〝不三不四〞,如果有人突然问你:〝为什么是不三不四,而不是不五不六呢?〞保证会让你哑口于言。因为这些词汇看似平常,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典故。
以下7个生活中常会用到的语汇,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原因,我们就一起来长些知识吧!
1、 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行,五行分别对应五个方位。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要建造在南面偏东。去南方时,习惯说南下(皇帝下江南),去北方时,习惯说北上。当要去厕所时要去院子的北面,所以说上厕所。当要去厨房时,要去院子的南面,所以说下厨房。
2、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
因为中国古时无猫,猫原产于埃及,何时传入中国已不可考,民间传说则由唐三藏从印度带回(其实是汉朝)。所以猫在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十二生肖早就排完成定论了。而且,十二生肖中已经有了老虎这只大猫,所以小猫就不用值班了。

(wikipedia)
3、俗语为什么是不三不四?
古人称天为一、地为二。所以天地相加为三,三即成为整体的代表,比如:三部曲、三省、三思、三人行等等;而对于四则称之〝周全〞,亦有称心如意的意思,比如四大金刚、四大家、四体、四艺、四书等等。所以把〝美好事物〞之外的,行为不端的人统称为〝不三不四〞。
4、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数学奖?
诺贝尔在遗嘱中提到:奖励那些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发明或发现〞。他不认为数学是人类可藉以得益的实践科学,因而数学被排除在诺贝尔奖之外。还有另一个有趣的讲法,就是诺贝尔曾向一位女士求婚,而她却嫁给了名叫米泰莱弗勒的数学家,还共同欺骗了诺贝尔,诺贝尔终身未娶,他恨数学啊。
5、百家姓开头四姓为什么是〝赵钱孙李〞?
明清文献记载,《百家姓》是宋朝初期,由一位吴越地区的儒家学者最先编辑。所以他用了当朝皇帝的姓氏为第一姓;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李〞是后唐皇帝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开头四姓〝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6、中国人为什么把说大话叫吹牛?
从前宰羊时放完血,屠夫会在羊的腿上割开一个小口,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羊全身都膨胀起来,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这叫吹猪或吹羊。如果谁要说可以把牛皮吹起来,那就是说大话了,因为牛皮很大,而且非常坚韧,根本吹不起来。
7、一天三餐制是怎么来的?

(wikepedia)
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只有皇室四餐,诸侯三餐。西汉时,给叛变被流放的淮南王的圣旨上,就专门点出,〝减一日三餐为两餐〞。这归功于宋代经济的繁荣,除了酒肆之间不再如唐代被约束在市坊中间,夜市晚上不实行宵禁,晚上夜生活丰富,所以才加一顿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