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汽车上的黑科技可以“买买买”了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能够“买买买”的汽车黑科技。事实上,我从几个月前就在关注一款车——全新宝马7系。当然,我之所以关注,并不是我要买买买,而是因为,宝马7系这种旗舰级的车型,不仅代表了汽车工业的顶级水平,更展示了汽车厂家对未来技术趋势的判断。更重要的是,这种未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宝马7系上五个关乎汽车未来发展方向的配置——驾驶辅助系统、iDrive系统、遥控钥匙、激光大灯和轻量化车身。
得益于谷歌等IT企业的大力宣传,自动驾驶成了汽车圈最火的概念。当然,考虑到基础设施、地图数据采集、法律法规、制造成本等方面,自动驾驶的普及可能并不像谷歌、特斯拉们预测的那样乐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无人驾驶是汽车发展的几个终极梦想之一。
在从人工驾驶走向自动驾驶的漫长过程中,驾驶辅助系统起到了桥梁的作用。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实时监控行驶环境,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在出现紧急情况下,驾驶辅助系统代替驾驶员进行必要操作,避免因为驾驶员走神而发生事故;驾驶辅助系统同样通过传感器实现,它的普及过程,也会不断降低相关硬件的成本,为自动驾驶铺路。
相对各大厂商宣传中的那些天价自动驾驶车,实际上,量产车上配装驾驶辅助系统的程度才能真正反映厂家在技术和成本之间的整体把控能力。
在宝马7系上,驾驶辅助系统被分为三类。行驶辅助系统包括带启停功能的主动巡航系统、车道偏离报警、防追尾警报、限速提醒等;驻车辅助系统包括自动泊车、全景摄像机、停车距离控制系统;视线辅助系统则包括可识别行人的夜视系统。
在实际道路体验中,主动巡航+车道保持系统,能在0-210km/h的速度之间自动调节,实现车辆在车道内的自动驾驶,再加上转向辅助系统,车辆能够实现高速过弯操作。还记得之前说过的那辆在纽博格林赛道上高速过弯的宝马自动驾驶概念车吗,现在似乎已经触手可及了。
说完了驾驶辅助系统,我们再来说说iDrive系统。从本质上来说,iDrive代表了宝马对于车内人机交互未来发展的判断,而其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手势控制。我们曾在上上期讨论过“更接近于人的方式”,是人机交互技术的未来方向,而手势控制恰恰如此。
在不止一个品牌的概念车上,我们都看到过关于手势控制的技术展示,然而,这项技术被配装在量产车上还是首次。这就意味着,对以往手势控制系统经常出现的误判,宝马已经可以有效解决。
宝马7系的手势控制功能,是通过中控台上方红外3D摄像头实现的。摄像头持续捕捉驾驶员或副驾乘客的手势动作,红外的方式使得不必担心系统受到外界光线的影响,即使黑暗中也可以正常使用。而手势控制的有效识别区域被设置在前排扶手箱、变速箱挡杆以及iDrive屏幕上沿之间,从而尽可能杜绝前后排乘客的误操作。
在手势方面,宝马提供了四种标准手势,分别是接电话、拒绝来电、调整音量三种标准手势,以及一种自定义功能手势,供车主根据使用偏好自行添加。四种手势显然无法覆盖车内的所有操作,但手势控制在量产车上的配装,仍然是车内人机交互的重要一步。
如果说手势控制代表了宝马对车内人机交互的探索,遥控钥匙则提供了宝马对于车外人机交互方式的思考。智能钥匙带有触控屏幕,车主可以在据车辆8米的范围内控制车辆前进、后退。同时,智能钥匙还可以远程显示诸如续航里程、车内温度等信息。
说到这里,也许很多人都会想起某自主品牌曾推出的遥控钥匙。仅从功能上看,宝马7系只有前进、后退两个远程遥控功能(车辆可监测外界环境并自动进行10°范围内的方向调节),似乎略显简陋。而且,将远程控制功能放在钥匙而非手机等智能设备上,也似乎有点多此一举。但是,考虑到今年以来多个品牌面临的黑客攻击事件,对功能和使用载体做适当限制,或许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宝马7系上的另一项未来配置,就是智能激光大灯。智能激光大灯的“未来”之处,主要是激光作为车灯光源使用,是由宝马开创的。
相比德系三强中另外两家的LED大灯,在功率相同的前提下,激光大灯的光强是LED的1.7倍,而且激光大灯的可以做得比LED大灯更小。具体来说就是,宝马7系的激光大灯照射距离由300米提升至600米(由于国内法规限制,新7系激光大灯的最远照射距离最终被设定为475米),而且更加节能。与此同时,光束及照明区域自动调节功能,也保证了如此强大的车灯可以照亮道路,却不会“晃瞎”对面司机的双眼。
在宝马7系的众多“黑科技”中,轻量化车身可算是最隐蔽的科技配置。然而,其所发挥的作用甚至超过前面的任何一项配置。在汽车迈向未来的道路上,它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轻量化,意味着节能、更高的续航里程。同时,车身的轻量化,意味着更低的车辆重心,从而带来更好的操控稳定性和操控安全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驾驶辅助、人机交互系统如何发展,轻量化都始终是汽车发展道路上的关键词。
在车身轻量化的道路上,碳纤维材料是轻量化的重要选择。不过,以往碳纤维材料主要用于车顶、引擎盖等车身覆盖件,很少涉及车身结构,宝马7系的“黑科技”也恰恰在此。
宝马7系使用了一种被称为“碳纤维核心”的“混搭”车身结构,它由铝、高强度钢、镁、碳纤维增强塑料共同组成,实现了比钢强度高5倍、却比铝轻30%的轻量化车身。和上一代7系相比,新款车型得以减重130kg,却带来更好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人机交互,甚至“老生常谈”的车身轻量化,宝马都给出了独特、超前却能让人们触手可及的解决方案。而对消费者而言,这种不仅仅出现在宣传视频里吊胃口的“黑科技”,也许才是更有意义的汽车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