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即,可在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党纪」的《条例》中,对中共官员有关违反计划生育以及相应处罚的条款均未提及,坊间就此解读「放开二孩政策可能只差临门一脚」。同时,备受关注的《中国未来人口发展报告》据说也建议立即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了36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或在五中全会拍板「全面放开」的时间表。社科院专家也表示,全面放开二胎的时机已经成熟。
当前,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日渐突出。统计显示,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比上年减少345万人;预测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800万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正在加快。目前,中国人口红利正在衰减。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随后,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
「单独二孩」政策遇冷
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被解读为全面放开「二孩」的前奏。虽然中国已在2013年11月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并且预计每年会增加200万左右出生人口,但没想到政策遇冷,2014年仅增加出生人口47万人。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截止到2015年5月底,中国1100多万「单独」夫妻仅有145万申请再生育。预测中的第四次「婴儿潮」也没有如约而至(见表)。
总和生育率水准过低,带来的最直接问题就是老龄化加重,仅以辽宁为例,超低的出生率使该地区的人口结构出现了严重的老龄化现象。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辽宁老年人口已达789万人,占辽宁总人口的18.5%,而中国老年人口占比为14.9%。
放开「二孩」希望迫切
网络消息盛传,建议立即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中国未来人口发展报告》已上递到决策层。坊间猜测,本月底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公布相应政策,相应省市二胎政策预计会在明年开始落实。消息显示,《报告》至少来自两三家单位,可能包括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国家卫计委下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但是,《华夏时报》致电上述三方机构,相关负责人均否认递交或并未看到过这一报告。「从政策上讲,中国已经到了调整人口政策的时机。」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表示,全面放开二孩的时机已成熟。
社会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希望日益迫切。「中国从1979年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直到2013年底才实现了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的转变,但各地单独二孩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跟预期相差很远,生育率连年低于2的水准,如果再不全面放开二孩后果将会很严重。」人口问题专家李润发强调,东北「未老先衰」的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东三省生育率低于日韩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03、1.03和1.0,比日本、韩国都要低,其人口断崖已威胁到经济的发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准2.1,已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总和生育率水准过低,直接导致老龄化加重,与之如影随形的是相关的经济资料。2014年全国GDP增速最低的省份中,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均在其中;对此,中国国务院李克强年初在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曾表示:「我在东北工作过,算是半个东北人,讲话也就不客气了:你们的资料的确让我感到『揪心』啊!」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03、1.03和1.0,比日本、韩国都要低,其人口断崖已威胁到经济的发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准2.1,已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总和生育率水准过低,直接导致老龄化加重,与之如影随形的是相关的经济资料。2014年全国GDP增速最低的省份中,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均在其中;对此,中国国务院李克强年初在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曾表示:「我在东北工作过,算是半个东北人,讲话也就不客气了:你们的资料的确让我感到『揪心』啊!」
「单独二孩」最高龄申请者62岁
「单独二孩」最高龄申请者62岁 广州2014年3月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一年半来,陆续有家庭生二胎。但近期摸底调查显示,广州目前符合生育「单独二孩」条件的目标人群有14.3万,但提出申请的只有约21.4%。调查显示,男性最大年纪的申请者达到了62岁。
到底要不要多生一个?很多家庭还在纠结。甚麽样的夫妇会选择生二胎?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主任医师唐运革等三人,从广州市2014年3至11月 「单独二孩」申请登记的资料中采取匿名方式随机抽取2,100对(有效资料2099对)夫妻资料,分析了「单独二孩」登记夫妻的特徵。
《广州日报》报道,资料显示,高学历且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更愿意选择生「二胎」;第一胎是女孩,选择生「二胎」,想追生儿子的人,比第一胎是男孩申请「二胎」的人要多不少。此外,拿了指标还没想好甚麽时候要第二个孩子的人占三分之一以上。
与常人印象相符,申请「二孩」的主力军是「80后」。调查显示,男、女双方各2099人,男方平均年龄34.16岁,90%以上集中于31至40岁阶段,21至30岁者占人口总数的19.49%,31至40岁者占人口总数的72.27%。女方平均年龄为32.08岁,年龄在21至30岁者占人口总数的32.00%,31至40岁者占人口总数的66.90%。
高龄产妇风险大,压力大,35岁成为很多妇女决定是否要生二胎的一个坎。35岁以上仍决定生二胎的占了16%,其中年龄最大者已经47岁。而男性最大年纪的申请者则达到了62岁。
过去,人们有种印象是,「愈穷愈生,愈生愈穷」。然而,时代变了,如今申请单独二孩的家庭大部分是学历高、经济条件好的。
人口危机 放开二孩为时已晚
为挽救一胎化引发人口老化问题,中国去年初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去年接受100万对夫妻的申请生二胎,但占总人口比率仍小,无法撼动人口继续老化的趋势;中国人口学者黄文政强调,动「单独二孩」为时已晚,全面放开二胎、让生育回归本能已非常迫切。
实施一年多的「单独二孩」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国家卫计委指出,去年接到申请生第二胎的夫妻数为100万对,远远少于预期的200万对。拥有史丹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携程旅行网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与黄文政曾联合撰文指出,计生部门和某些人口专家对人口形势存在严重误判,而且是一再的高估,对「单独二孩」的估算也是如此。在中国二、三线城市,从开封到上海工作,30出头的小赵,7月才刚结婚,与太太都认为,至少要生两个;但北上广深这种生存压力大的城市,即使有「单独二孩」的政策诱因,愿意配合的人数仍然有限。
为何「单独二孩」政策遇冷?分析认为,许多家庭「生得起而养不起」无疑是其主因。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口学者李建新认为,目前的生育主力军是「80后」、「90后」,他们的生育观念跟「60后」、「70后」的父母辈不同,再加上抚养孩子的成本很高,即使完全放开生育也形成不了所谓的「婴儿潮」。
当前绝大多数「80后」、「90后」的育龄夫妇饱受着「房奴」之苦,亲历或目睹了抚养孩子成本之高,因此让他生他也不愿生,即使他想生也不敢生。无须讳言,中国教育、住房成本之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当代家庭未来的消费水准。他们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早日还清贷款过上轻松生活,而不是像父辈那样想要儿孙满堂沿袭「香火」、旺盛门庭。
华尔街见闻近日提及,学界对中国人口危机的担忧日益加深。从计划生育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5年,中国人口呈现出老龄化、少子化的趋势。人口学者、高级统计师姚美雄预计,2020年之后将爆发招工难、娶妻难和养老难,从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实施一年多的「单独二孩」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国家卫计委指出,去年接到申请生第二胎的夫妻数为100万对,远远少于预期的200万对。拥有史丹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携程旅行网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与黄文政曾联合撰文指出,计生部门和某些人口专家对人口形势存在严重误判,而且是一再的高估,对「单独二孩」的估算也是如此。在中国二、三线城市,从开封到上海工作,30出头的小赵,7月才刚结婚,与太太都认为,至少要生两个;但北上广深这种生存压力大的城市,即使有「单独二孩」的政策诱因,愿意配合的人数仍然有限。
为何「单独二孩」政策遇冷?分析认为,许多家庭「生得起而养不起」无疑是其主因。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口学者李建新认为,目前的生育主力军是「80后」、「90后」,他们的生育观念跟「60后」、「70后」的父母辈不同,再加上抚养孩子的成本很高,即使完全放开生育也形成不了所谓的「婴儿潮」。
当前绝大多数「80后」、「90后」的育龄夫妇饱受着「房奴」之苦,亲历或目睹了抚养孩子成本之高,因此让他生他也不愿生,即使他想生也不敢生。无须讳言,中国教育、住房成本之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当代家庭未来的消费水准。他们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早日还清贷款过上轻松生活,而不是像父辈那样想要儿孙满堂沿袭「香火」、旺盛门庭。
华尔街见闻近日提及,学界对中国人口危机的担忧日益加深。从计划生育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5年,中国人口呈现出老龄化、少子化的趋势。人口学者、高级统计师姚美雄预计,2020年之后将爆发招工难、娶妻难和养老难,从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