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2 05:48 来源:lucy
很多加拿大人一到感恩节假期就往南开车去美国扫货、探亲或吃火鸡大餐。
但别忘了,回来过关的时候,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已经提前放话——有些东西带回来可能要付附加税,特别是涉及钢、铝和汽车的产品。
先说清楚,截至9月1日,加拿大已经取消了大部分对美国商品的反制关税,不过钢铁、铝制品和汽车类仍然维持25%的关税。也就是说,如果你在美国买了车轮毂、金属架子这类东西,回程时可要有心理准备。

那普通人最关心的问题是——哪些东西可以放心带?哪些必须申报或者干脆别带?
CBSA给的建议是:
-
记住你买的所有东西总价(折算成加币),最好把所有收据准备好,免得在海关临场抓瞎。
-
加拿大居民有“个人免税额度”:在境外时间越长额度越高,通常可以带一定金额的商品,包括酒和烟,不用交普通关税和税费。但超过额度就得乖乖补税。
-
自制火鸡、剩菜打包回来?想都别想。CBSA明确说了,任何含禽肉的熟食、 leftovers 都属于禁止携带物,尤其从美国入境。记得查清楚家禽类产品的限制,以免被没收甚至罚款。
-
枪支、刀具、毒品、大麻——不用多说,照样禁止,别抱侥幸心理。
除了带什么的问题,CBSA也给了一些“过关技巧”:
-
开车回来的朋友最好提前查好边境等待时间,用Google Maps这类导航软件规划路线。有时候换个冷门口岸,车龙短一半。
-
尽量早上过关,最拥堵的时段通常是长周末的周一。
-
护照、枫叶卡这类文件提前拿好,不要等到海关窗口再翻。
-
坐飞机回来的,可以提前72小时在ArriveCAN里做好报关申报,省去现场填表的麻烦。
-
如果带着不是自己亲生、或者没有完全监护权的孩子,一定要带好监护人签的同意书。不然边境官员很可能会追问半天。
最后的铁律:所有东西都要申报。无论是行李箱还是后备箱里的,只要是你带的,都算你的责任。报了多半没事,不报被查到那才麻烦。
总之,感恩节想去美国放松没问题,但回程前最好先过一遍“行李清单”,不然省下来的折扣钱可能刚好补进海关的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