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丑不想呆?!一个留得住人的家应该有什么
我想我们所有人从很小的时候,一想到未来,那未来里就有一个家。
那个家,随着年纪渐大,会一点点改变、成型,直到你真正有能力实现,哪里放一盏台灯、哪里应有一樽鲜花、家里应该熏什么样的香,竟全都了然于胸,把握十足,毕竟,我们是用漫长的岁月在一点点刻画我们的家。
不过,至于家的定义,倒未必非得是买的,一步到位的。毕竟,心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想起我大学刚毕业时,和我表姐合租过一阵,我俩一人一间卧室,房子本身没有任何装修,我那间卧室有个20平米,算大,还有个大大的朝南窗户,就这一点,和我想象中自己的家很像,所以,哪怕是租的,我也拿出积蓄,买了像样的地毯,一些简单实木家具,把卧室布置出了阅读角、书桌,还有一张舒服的床。当然,还少不了每周的鲜花和优质的香氛。
后来,我几次买房换房、现实中的家越来越和曾经想象中的重叠,但我还是想得起当年租过的那套房子的种种细节,我至今并不觉得那是将就、凑合,我在那里住得很开心,也并不羞于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坦坦然然、尽自己最大能力让自己过得舒服,这依然是我的生活信条。
人的成长、家的进步,也许会表现成更大的面积、更好的家具、更精致的细节,但仔细想起来,所有的家其实都离不开这三样东西:花、光和香。
这三种无论你处在任何年龄、任何收入都可以实现的物品和氛围,对空间有神奇的美化功效,哪怕就是水泥地房间,有了花的点缀、光的普照、香的滋养,也会成为留得住人的家。毕竟,眼睛看得到美、身体感受到暖、呼吸蕴藏着香,真是舒服极了。
1
我的花草,开得正好。
我时常在微信里分享:去哪儿买花、怎么插花、如何用花布置家……就像我那些标题里说的,用200元你能装饰整个家,或者用100元就能换来一周的好心情。鲜花就是这样,代表着生机,当你看着自己买回来的花苞,在每一个早晨都绽开一点,最后怒放出大朵大朵的鲜妍,那种简单却美好的成就感,好比陪伴。
最寻常的宜家爆款写字台,借助一束鲜花,让你觉得自己的工作变得重要,并深俱仪式感。
下班随手带把回家,放在沙发前的小茶几上,吃饭、看电视、喝咖啡,多加一份美感。
插了几天的花、去掉那些枯败的,可以剪短重新组合,又是一瓶新的。
三两枝小野花,也能成为家里的一道风景
不要觉得这会是一笔很大的花销,只不过两杯星巴克的钱,你可以拥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美好居所。
去寻找一个你所在城市批发鲜花的市场吧,一定有的!毕竟,你所在城市的那些花店,不可能靠进口。
回家插花的过程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小时修剪与搭配,比刷朋友圈好玩儿。
除了买花,其实用一些绿植效果也是不错的,你看很多香氛不也用薄荷、罗勒、鼠尾草来调香么?
最适合与四白落地的家居环境做搭配。
2
神说:要有光。
一间面积300平米只有几扇透气小窗的半地下室,和一间面积30平米、层高却有5米的通透敞亮LOFT,你住哪间?
除非你怨妇情结太深,想天天在家以泪洗面唱“越过了重重的心墙,有一整片蓝天”,否则,谁都愿意住看得见风景、照得到阳光房间。你要知道,人如果常久见不到太阳,是会得抑郁症的啊!所以在极夜会发生的北欧,自杀率和家暴才离奇的高。
这也是选房的最重要条件:有没有充足的光照。如果迫于现实原因,不得不接受光照差一些的房间,那自己也得布置出足够温暖的光源出来。
没有大落地窗接收足够的自然光,那一盏盏不同风格的落地灯、吊灯、小台灯组合在一起,也一样可以很温馨。
钓鱼灯的流行,是因为节约空间,也能营造更柔和的光线布局
双头落地灯可以有效聚合光线,让阅读的地方,仿佛靠近壁炉。
也可以将两盏不同高度的落地灯进行组合,一盏射向高处造成漫射,一盏照在餐桌或沙发,这样,有面有点,显得光源来源丰富。
吊灯和落地灯可以互补不同层次的光线
工作区可以再加多一盏台灯,比较温馨
3
他会记得我的味道
亦舒小说里常常引用很有名一句话,“一朵玫瑰只是一朵玫瑰”。
自知美,于是肆意发挥,仿佛她笔下的黄玫瑰,“我只会打扮,这是我唯一的本事,学会了不用挺可惜。”全身一式样黑配圆润淡水珠,指头处穿了个孔的蝙蝠绣花拖鞋,跳舞时是白色低胸裙子,一朵花将头发别在耳后……处处细节精致,却不刻意,愈发风情万种。
许多人都以为黄玫瑰的原型是章小蕙,其实年代远差一截。但她们同样出身富裕家庭,读美术与英国文学,天生一张动人面孔,十分擅长吃喝玩乐与打扮。当年亦舒也写过章小蕙,“真奇怪,时下流行什么,全体与她无关,她自有一套。统统染金发夹直搞得像玉米须,伊人索性梳髻明志。人人露脐着牛仔裤,她穿bias cut雪纺裙。个个减肥瘦得胃贴背,她丰硕如水蜜桃。”
这种别致,自然数一数二。虽然章被坊间控诉为购物狂,她的品味却一度在香港掀起模仿热潮。你大概也听说过轻软到足以穿过戒指的shahpashm围巾,又或者是祖·玛珑(Jo Malone London)的Red Roses红玫瑰香水——由她说来是男女老少皆宜,人人跑过来追问,男友拥抱过第二次便记得住,唤她“我的玫瑰”。
而那香如何形容呢?就是纯粹的玫瑰味,不腻,也不复杂,从头到尾毫无威胁,冷不丁幽幽浮一丝在鼻端的软甜。
听起来是否无甚特别?但妙就妙在这股子单纯劲头,令这个故事跌宕起伏的女人忽然变得不似寻常印象中那么妖艳,倒平添了几分固执孩子气。
所谓气味,就是这样一种奥妙感受。
看电影《戴安娜王妃》,这个一生好品位的女人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点燃祖·玛珑的英国梨香氛蜡烛,打开古典音乐,好好放松。
还有《蓝色茉莉》,曾经的上流社会阔太太凯特,浴缸边同样摆了一排祖·玛珑产品, 看到这个细节,真是感叹导演太懂中上层阶级的生活格调。
说来十分有趣,同其他名家香水比较,来自英国的祖·玛珑几乎所有香调都秉持简单原则,气味接近真实,以药剂师方瓶为容器,简单大方,凭名字就大致能猜出气味——青柠罗勒与柑橘、伯爵茶与小黄瓜、杏桃花与蜂蜜、鼠尾草与海盐……
它们总能让人联想各种真实场景,像是简奥斯汀小说里的美丽乡村,姐姐妹妹们围坐在花园里,沏壶伯爵茶,咬小口黄瓜三明治,悠闲地谈论近来琐事。唯一暧昧不明的,大约只有牡丹与胭红麂绒,但那艳丽色彩、触感混合花形花味的命名,又八九不离十描画出活色生香。
有些人执着于断舍离的干脆利落,有些人则对物质恋恋不舍极尽缠绵,那些瓶瓶罐罐堆叠,从自然中汲取芬芳气味环绕,说到底,亦是希望表现内心另一个自己。
章小蕙在自己书里总结得非常到位——“若要为品味下定义,倒可看作个人释放,不去计算不去想后果更不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活得随心随意,凭感觉去体会去品尝生活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