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再现辱华事件 遇到歧视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Vansky综述,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视作侵权
我们的邻居大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选个总统中国老师莫名其妙的躺枪。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就爆出,总统候选人希拉里曾发出过“不希望我的子孙活在中国人统治的世界里”的言论。中国羸弱的时候受人欺负,华人出去受歧视也就算了。现在我们祖国强大了,出去谁也不敢说比中国人富了的时候,对华人的歧视可是从没停止过。
近日在高贵林一处行人路再度出现了歧视华人的喷漆,此外,高贵林港一间儿童日託中心的墙壁及一辆客货车也被人喷上种族歧视及恐吓句语。
Global电视台报道,针对华人的歧视喷漆,是在高贵林的Foster Ave.夹Robinson St.的行人路被发现,相信是有人透过模版(stencil)将文字喷在地上。
附近居民Betty Schellenberg认为,出现歧视华人语句是不幸事件,她对于在今时今日的加拿大仍有人持有这种态度并不意外,但她认为人们必须联合起来反对这种事件。
此外,高贵林港一间名叫Poco Dots Childcare Centre的非牟利儿童日託中心出现仇恨字句,该中心经理Dave Larocque周六发现日託中心的一辆客货车及墙壁都遭喷漆严重涂污,而且尽是种族歧视及同性恋恐惧的句子,内容深具威吓意味,他于是报警。而该中心隔壁的基督教教育中心的外墙也遭受同类仇恨喷漆。警方已将案件列为仇恨罪行作进一步调查。
由于日託中心是非牟利,没有钱召工人来清理涂鸦,一群热心家长于是自发帮忙清理。家长Risa McLaughlin说,女儿刚刚在学习阅读,“所以她念得出那些可怕的字句”。她说,很难向几岁的女儿解释为何有人会做出这种仇恨及不尊敬行为。Larocque很感激家长们帮忙,又说大家并没生气,只是非常不满有人搞破坏。
在温哥华发现针对华人的侮辱性标语或涂鸦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大家对去年发生在Richmond贴在小货车尾部辱华语句的新闻一定还有印象,当时这一事件在华人社区一度闹得沸沸扬扬。而这些歧视都还是可以看到的,是显性的。但是在加拿大乃至整个北美,那些针对华裔的隐性歧视可是太多太多了。比如华人在招聘时遇到的困难,公司上升期遇到的瓶颈,都多多少少与西人对华裔根深蒂固的偏见有关。
豆瓣网友就为大家怎么反击生活中的种族歧视支了几招:
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三个中国博士后,两个中国学生,其余为美国白人和其他国家的学者)开会,开完会后,一个美国白人博士后突然问一个中国女博士后:你知道哪里油(车油)最便宜吗?中国人回答了他:在XX和XX街交界处有个加油站,油最便宜。“美国人随即扭脸对身旁的老板说: IF YOU WANT TO KNOW WHERE TO GET THE CHEAPEST GAS IN TOWN, GO ASK CHINESE!在座的学生都笑了起来。”
这个发信人叫MindPeace (MindPeace),他当时在场,并为这个美国人的带有歧视色彩的“笑话”感到非常愤怒。于是他把这件事写成帖子贴到了网站上,询问中国人,如果换成是你,你会怎样反应?
在我看到的跟帖中,反应有如下几种:
1. 美国人不过是开个玩笑,你太敏感了,要都跟你一样上纲上线,以后美国人还怎么敢跟你开玩笑?
(有这个反应的同胞们啊,麻烦你回去补补美国政治历史方面的课好吗?这样都不是歧视,还有什么是歧视啊?)
2. 这个美国人是种族歧视者,否则他不会在这么公开的场合用“cheap”这样的明显带有宗族歧视的词来形容中国人(在英语里,如果用cheap指人,是中文”贱“的意思)。但他采用了美国人习以为常的讽刺笑话的形式,所以如果要有效还击,我们也要用一点讽刺笑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可以说:
“Well, but Americans know where to find the cheapest oil in the world. Go to Iraq!"
or
"Yeah, that's why we don't have sub prime crisis like you have in America, because we only spend what we can afford."
or
"Yeah, but I learned that from you Americans!"
3. 2那种回敬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美国人)“之嫌,实际上也遵循了这个美国人的种族歧视逻辑。所以,不要那么上纲上线,要用一点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回敬回去。他个人攻击你,你也个人攻击他。他用”cheap“这个词,你也用。比如:
“I also know the cheapest joke in town. Right here!"
Or
”IF YOU WANT TO KNOW WHERE TO GET THE CHEAPEST JOKE IN TOWN, GO ASK MIKE(the joker)!“
或者(这个已经有点火药味了)
”Well, I also know the cheapest joker in town. Do you want to know? Find a mirror!"
4. 2和3都要求有急智,而且英文要过硬,熟悉美国人joke的方式。这个要求对于当事人来说实在太高。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冷静地看着对方的眼睛,非常坚决而肯定地说:
”It is not funny. I don't like your words."
Or
"What is your point? (what are you implying?)
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在于,你表示了你的底线,表明你不是软豆腐。他也知道他自己是种族歧视,所以他也根本不敢把他笑话里的implication说出来。直截了当,也避免因为想不出急智而忍气吞声,被美国人认为愚蠢或者好欺负。
5. 直接攻击对方
“You are a racist. Go fuck yourself!"
Or
"I also know where to find free gas. (point to your ass) Come to smell it."
当然说是反击,也是其实也就是想帮助大家正确理解歧视,以及找到受到歧视时应该有的态度。小编特别赞同一位知乎网友王瑞恩的观点:
“中国人在美国的舆论地位是不如黑人或者拉美后裔的,在我所在的地方,黑人俨然已经成了摔倒了的老大爷一样的人物,仗着自己的“弱势地位”四处敲竹杠,谁也不敢得罪。看看法院最近受理的起诉,相当一部分是黑人员工告雇主歧视,黑人租客告房东歧视,黑人顾客告店家歧视,这样的案子,一般最后都会和解收场,被告付一笔钱息事宁人,不然摊上一个种族歧视的帽子可真是够受。
的确没有人敢歧视黑人,影视剧里,黑人形象总是淳朴善良,是正义化身,而黄种人大多是奸猾狡诈处处算计;每个学校为了录取一定比例的黑人,不惜大大降低黑人录取分数线...
然而我很少看到有华人起诉种族歧视的,也很少在公共服务领域看到对黄种人的照顾。从个人经历来看,我认为歧视肯定是存在,但并没有人真正拿出摔倒的老大爷一般不屈不挠的精神去争取权益。
受了歧视,觉得吃了哑巴亏,徒然羡慕黑哥哥像是大爷一样谁都不敢得罪。
但话又说回来,自从1955年,蒙哥马利的一辆公共汽车上黑人拒绝为白人让座,自从马丁路德金1963年“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黑人经过多少流血多少抗争,才混成了现在自带谁都不敢惹的光环。相比之下,华人又付出了多少努力呢?
别人的尊重,一个群体在异国他乡的权利,本来就不能指望靠对方是圣人来施舍,而要靠自己去争取。权利,不受歧视的尊严,有鏖战数载而仅乃得之者,有屡战屡得而复失之者,有屡争屡败而迄今仍未得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