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双非婴儿入加国籍请愿案 已提交国会
黄陈小萍代列治文中心选区提交电子国会议案。
列治文中心区联邦国会议员黄陈小萍昨日发表声明指出,有关「生育旅游」议题的电子国会请愿案(Petition e-397)是由住在她选区的选民提出,她对能够代表选民将该请愿案带进国会表示高兴。
不过,她也指出,担任背书人的国会议员并不一定要同意请愿人的意见,以及请愿案中所提的要求,但该议题对列治文中心的选民有影响,她乐意代选民将请愿案提交国会。
目前该请愿案已经收集超过900个签名,而根据规定,在签名结束后,议会书记会确认所有签名,若合格人数超过500个,就会交给为请愿案背书的国会议员,由该国会议员正式向国会提交请愿案。黄陈小萍说,目前国会正值休会期间,9月才会恢复议事。根据规定,联邦政府对任何在国会提出的请愿案,必须在提交后45日内作出回应,黄陈小萍会等候政府回覆。
任何加国居民都可以提出电子国会请愿案,但必须符合一系列程序及要求。请愿案的目的,是要将大众关心的议题带进议会,并要求国会、加国政府、部长或议员作出某些行动。
首先,请愿者必须先得到至少5名、最多10名加国居民或公民支持其请愿案,并愿意提供他们的电子邮件。
民众不能直接向国会提出请愿,只有国会议员有这个权力。所以,第二步是请愿者必须找到一名国会议员作为其请愿案的背书人,但并不一定需要是其所属选区的国会议员。收到背书要求的议员有30日时间回应是否支持,如果反对,则请愿者可以选择另一名议员为其背书。
得到议员背书后,议会书记会检视请愿案内容,确保它符合国会文书的规格,之后请愿案就可以放上「电子国会请愿」网站上,公开让民众签名,收集签名时间有120日。
签名结束后,议会书记会确认所有签名,若合格人数超过500,就会交给请愿案背书的国会议员,由他/她向国会正式提交请愿案。根据国会规例,政府必须在45天内对每一项在国会内提出的请愿案作出回应。
相关新闻:
他们向国会发起请愿:不能让双非婴儿入籍!
数据证实「双非婴」潮已杀入加拿大,其中以卑诗省大温地区最为严重,两年间数字飙升2.5倍,有列治文居民发起向国会请愿,要求修改《入籍法》以拒绝「双非婴」自动取得加国公民身分,杜绝「生育旅游」。该项电子国会请愿案发起十日已有逾300人签署,一旦超过500人门槛,为这请愿案背书的列治文中国会议员黄陈小萍将向国会提交,而按例政府亦必须作出回应。
温哥华沿岸卫生局(VCH)对本报提供统计显示,列治文医院从去年4月至今年3月底,总共有299名由无加拿大居民身分孕妇生下的「双非婴」――即父母皆非加国居民却在加国诞生的婴儿,数字较两年前的86名大幅增加2.5倍;而在299名「双非婴」当中,有295名的母亲来自中国。「双非婴」占所有列治文医院出生婴儿的比例已高达15.4%。
根据统计,列治文医院在2013年会计年度时,有86名婴儿的母亲是非居民;2014年有335名;2015年则有299名婴儿的母亲为非居民,其中有2名婴儿母亲来自香港,一名来自瑞士,一名来自南非。
温哥华沿岸卫生局指出,列治文医院是该区域所有医院一年接生最多新生儿的医院,也有最多非居民在该院生产。
关注「双非婴」问题已久的列治文市民斯塔查克(Kerry Starchuck)在16日在发起禁止双非婴的电子国会请愿案,建议修改《入籍法》(Citizenship Act)中关于在加拿大出生的婴儿自动取得加拿大国籍的条文,改为父母必须至少一人是加国居民或公民的婴儿才可获得国籍。请愿案截至昨日有328人签名。该请愿案由联邦保守党列治文中选区黄陈小萍担任背书人(sponsor)。
斯塔查克说,她搜集不同族裔市民对于「双非婴」的意见,市民们普遍对于这些「双非婴」母亲来加拿大只是为了生下「护照宝宝」的做法感到愤怒,认为他们占了加拿大人的便宜。
根据该电子请愿案解释,给予双非婴国籍,容许外国人滥用本国制度,导致出现「生育旅游」;全世界已发展中国家当中,除了加拿大,只剩一个国家还未取消在该国出生即自动给予国籍的条文。
请愿案认为,「生育旅游」对纳税人造成庞大财务负担,「双非婴」到18岁时,可以享用加拿大政府的教育费用补贴,又可以申请父母及其他家人移民,让他们有权利使用加拿大公立医疗服务,以及领取养老金。
请愿案因此要求政府修改《入籍法》对在加拿大出生即自动取得国籍的条文,除非婴儿的父母当中至少一人是加拿大公民或是永久居民,否则不得因为在地出生就自动获发加国国籍。请愿案又希望新法必须完整,修补目前「出生即有国籍」的漏洞。
请愿案指出,政府应向最高法院徵询意见,以确保该新法通过之后,不会在法庭遭到人挑战。
请愿案发起人斯塔查克说,如果法案签名人数达到500人,则已可以由国会议员向国会正式提出,她相信该请愿案很快将得到超过500人的签名。
请愿签名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