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ristine(白上衣长发者)与10多名朋友自南湾开车北上三藩市,用行动支持同志平权。吕明芬摄

Christine(白上衣者)与女友一起看游行。吕明芬摄

Christine(左)与女友Pei-Chen都在苹果电脑工作,但她表示两人交往「是看外表跟个性」。吕明芬摄

吕明芬摄

Issac跟Alfredo拍拖两年,远从萨克拉门托而来。吕明芬摄

华裔市民Stephen光脱脱参与游行,支持同志。吕明芬摄

Milicent顺从母亲要求,戴上面具受访。吕明芬摄

举着「China Rainbow Network」旗帜游行的Tony表示,会参加游行是因为「身为亚裔美国人,我们出柜,而且十分骄傲」。吕明芬摄

Christine(白上衣长发者)与10多名朋友自南湾开车北上三藩市,用行动支持同志平权。吕明芬摄
三藩市周日的同志游行(Pride Parade)吸引数十万人参加,其中有不少华裔人士也有出席。不过有华裔表示,虽然三藩市接纳同志气氛开放,但「美籍」与「华裔」两种身份在他们决定要否出柜时常有牴触,华裔家庭的价值观让他们在公开同志性向时,多了一份阻力。
在美国苹果电脑工作的台湾人Christine今年在facebook号召同乡一起参加同志游行,组织10多名朋友从南湾北上参加。她表示,fb活动上按「参加」的多为异性恋朋友,「同志怕被台湾亲友看到,反而不敢按参加」。她认为这形成异性恋大方挺同志,同性恋反而不敢公开出席游行的反差。
来美三年的她,与同在苹果工作的女友Pei-Chen于史丹福台湾学生会认识。两人拍拖一年,已见过家长,但Christine「还不敢跟爸妈说」,只跟父母说女友是「朋友」。
她说自己的诉求是「希望台湾尽速通过同性婚姻法案」,因为有过半的民间团体支持同志婚姻,呼吁政府加速法案通过,「有些同志朋友在美已结婚,但台湾制度让他们无法以已婚身份回台,他们的小孩也没有合法身份」,这令她觉得在美国的华裔同志相当痛苦。
问到UCLA高材生的她,与史丹福硕士的Pei-Chen是否因理工背景相似而相恋,她表示,「(背景)没关系,应该还是看外表跟个性吧?」
Christine的朋友Milicent八年级时自台湾移民美国,24岁那年出柜。身在基督徒家庭,她表示母亲虽接纳她的性向,但「还是希望我跟男生交往」,「我是家里第一个信主的,我觉得还是有些conflict(冲突)吧?但我是看神不看人,不在乎别人的想法」。
她认为圣经是人写的,不想遵从人写的教条,「上帝创造我是这个样子,应该有祂的目的」。她原本大方表示愿意受访,惟因母亲的坚持,受访时临时戴上面具。林妈妈表示,「希望你们体谅,她以后还要读书、找工作」,表现出她对女儿的保护及对出柜的不安。 Milicent则回应,戴面具完全是妈妈的关系,「她担心(出柜)会影响我的发展,但我是觉得还好」。两母女的看法道出华裔家庭两世代的不同想法。
不过也有亚裔同志骄傲出柜,举着北美最大华人同志互助团体China Rainbow Network旗帜游行的Tony是软件工程师。他说不是第一次参加游行,会来参加是因为「身为亚裔美国人,我们出柜,而且十分骄傲(we are out and proud)」。他表示,「(奥兰多枪击后)出来游行尤其重要,庆祝我们勇敢做自己」。
华裔市民Stephen一丝不挂,只戴面具遮脸。他表示自己不是同性恋,但认为前来支持同志十分重要,因为「多元文化是美国基本精神,我们会支持每个人」。问他为何脱光出席,「这是一种宣告(statement):谁在乎你是否全裸呢?(一如性向选择)全裸是自主选择,只要你做的选择没有伤害到别人,就不该被拘束」。他坦言光脱脱走在路上感觉「很奇怪」,但是会慢慢习惯,在三藩市这个大城市光脱脱走路「超级解放」,还推荐记者「有机会试试看」。
不过也不是人人想遮脸。十指紧扣的爱侣Issac跟Alfredo拍拖两年,远从萨克拉门托而来。游行后,他们到市府前广场参加after party(游行后派对)。 Alfredo表示,身为亚裔同志,「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文化挺身而出,同志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被接受,因此我们必须付出努力,露脸支持在场的每个人」。问到两人有没有话对彼此说,他们互望后,甜蜜说「一起制造更多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