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帖:日本孩子为什么比中国孩子更真实?
中国孩子学习刻苦,全球众所周知。但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公布的一项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的调查显示,日本高中生上课时打盹的比例最高,达45%,而中国学生打盹的仅有4.7%。这是中国孩子更加努力的表现吗?
这种调查可信吗
据花生网介绍,如果按照一个班50人计算,在日本的高中课堂上22人打盹,而在中国只有2个人打盹。
就此,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的高中生太爱学习了,如报道所言,这充分反映出日本学生对学习的消极态度,中国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是最积极的。
然而,这个结论和我们所了解的事实相去甚远。经历过高中时代的人大都清楚地知道,无论是重点学校、重点班,还是普通学校、普通班,一堂课上只有两三个同学打盹当是极其罕见的状况。
亲戚朋友的孩子有读高中的,也可以当面问问,4.7%的“打盹率”是否可信。
各大论坛的相关帖子,也对这个超低的“打盹率”表示怀疑。
这有两种可能:
第一、采样不科学,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是课堂上不打瞌睡的优秀学生;
第二、中国学生接受调查时说谎了。
其实,当一份调查问卷摆在面前,或是接听一个电话调查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标准答案和诚实答案。具体而言,认真听讲是标准答案,而打盹则是诚实答案。
中国的孩子,面对镜头、面对调查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选择标准答案。
为什么日本孩子更愿意诚实回答问题?这背后有着社会文化、家庭环境和教育体制的多重影响。
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
《南方周末》以《会说谎的作文》为题,报道“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
报道引述一位老师的话:“我布置了一篇题为《老师在我心中》的作文,发现同学们都写女老师小叶,无数惊天动地的壮举,比起孔老夫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和叶老师同事这么久,怎么闻所未闻?
后来,孩子们的作文越编越离谱,不是老师得癌症,就是父母死了,假话年年更新。
日本的孩子表现得更真实
相比而言,日本的孩子表现得更真实。日本父母普遍重视培养幼儿的诚实品德。
三四岁的孩子不慎打破了家中的花瓶,如果他勇于将事情和盘托出,不仅不会受到处罚,还会因为诚实而受到表扬。
如果他拒不说出真相甚至嫁祸于人,则会受到重罚,甚至强行要求将其零用钱或压岁钱作赔偿。
奖惩分明,使孩子幼小心灵中树立起“以诚实为本”的信念。
而中国父母更愿意给孩子一个美好的世界,少年作家蒋方舟就说:
撒谎是中国父母的天职,粉饰世界为孩子维系一个无菌环境。
要先感谢国家
有时候,日本孩子的理想就是当个面包师,大人听了也赞许地点头。而中国孩子往往有宏伟理想,不这样说就会被大人或老师批评一下。
久而久之,标准答案就烙在幼小的心灵中。
冬奥会上周洋得了世界冠军之后,没有按照标准答案感谢国家,而是说父母可以过上好日子了,这句实话竟然引来批评,而后被迫改口,足见说实话要倒霉、说假话才能生存的糟糕的氛围。
写在最后:记得在一次中日教育交流会,主持人要求双方列举本国教育的缺陷。中方开始商量说什么,当有人提出校园暴力、不尊敬师长等弊端时,立即遭到反对。理由是国际交往,要维护中国形象,不能“实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