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赠品非免费 加拿大华裔被骗300元
弹出问卷视窗 护肤品为饵 诱信用卡资料
卑诗省本拿比市一华裔女子去年底在家上网时,电脑屏幕突然弹出一个问卷调查视窗,指答妥问题后就可获免费护肤品。她未看清楚细节,就输入信用卡号码以支付约6元的赠品运费,后来发现遭扣款约300元,才惊觉受骗,最后无法截数而蒙受损失。她呼吁消费者小心,慎防中招。
损失约300元的刘小姐,周四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由于她不知自己的电脑中了病毒,因此去年11月底上网查阅银行账户资料时,显示器突然弹出另一视窗,内容指做完问卷调查将会送一张50元礼券;问卷内容与银行服务有关,后来又称礼券已送光,可选择3瓶免费护肤品,只须要自付运费5.95元即可。
她说:“当时发现有第四瓶护肤品自动被打勾选购,虽试图取消但不成功,惟有输入信用卡号码作为支付赠品运费及第四瓶费用共11.90元,并相信运费只是小数目,未有放在心上。”
试用一个月 不及时退货即扣数

原以为4罐赠品(图)只需运费11.9元,刘小姐最后却痛失近300元。
岂料,除了两笔各5.95元的运费,她在12月底的信用卡账单又出现两笔各149.95元费用,她带着账单到银行询问,银行告知这种问卷调查视窗不但与银行无关,很可能是家里电脑已遭病毒入侵。当她致电护肤品公司讨公道时,对方告知,4罐产品都有一个月试用期,如果未按时退货就会在信用卡扣款。
由于对方掌握她的信用卡资料,恐怕往后又被扣款,刘小姐于是赶紧把信用卡取消,并向本报公开自己“中招”经验,希望其他人不会步她后尘,误堕陷阱。
卑诗商誉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简称BBB)发言人凯利(Evan Kelly)回应本报记者查询时表示,刘小姐的个案看来不像是诈骗,但有关网站的商业手法确有问题,经营模式是送出赠品,吸引顾客加入类似健身中心的会员制度,除非选择退出,否则就要付钱。
他提醒消费者,上网时“最好不理会弹出来的视窗,许多这种视窗都是广告,更不要随意输入信用卡资料。网上购物之前,最好做足功课,例如查看公司背景,有否遭投诉纪录;最好只选择有商誉的购物网站;而网页里密麻麻的合约条款,也要仔细阅览”。
另外,卑诗消费者权益保护局(Consumer Protection BC)发言人哈斯(Melaina Haas)周四表示,网上购物时,消费者必细读合约,除非确定是可信的合法公司,否则不要轻易泄漏信用卡资料。她说,消费者如果怀疑自己是诈骗案受害人,可以向警方报案,或联络加拿大反诈骗中心(Canadian Anti-Fraud Centre)求助。
本报记者上网搜寻该公司的美容产品评论,发现有论坛出现逾百余宗类似投诉。有网民称,自己是浏览有信誉的网页时,弹出这些问卷调查视窗。也有网民说,自己为防止继续被自动扣钱,不得不把银行账户关闭。投诉的网民遍及北美与欧洲,许多都是近期才张贴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