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4月3日,由中国帮助撤离也门的巴基斯坦公民回国 新华社发
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4月2日,中国海军临沂舰成功将10个国家的225名侨民,从也门亚丁港转移至吉布提共和国。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为撤离处于危险地区的外国公民采取的专门行动。行动结束后,指挥员姜国平为我们揭秘了撤侨行动背后的细节。

随着也门战事升级,亚丁港也成为交战区,很多港务人员为了自身安全都不再工作。这样有可能造成撤离人员集结后,船只无法入港,这就相当于把撤离人员置于险境之中。
姜国平介绍,中国驻亚丁总领馆领事找到了亚丁的省长,托了关系,而且这位省长的一位亲戚也要求随临沂舰撤出。“因此领事算是帮了省长一个忙,省长也帮了他一个忙。”
正上船 炮弹落在附近
而就在军舰靠岸不久,一声爆炸威力巨大,浓烟清晰可见,当时撤离人员正在码头上排队安检。
指挥员姜国平介绍,当时工作刚刚展开35分钟,一发炮弹就落在了舰艇的右舷60度大概5公里的位置。姜国平观察后发现,这可能只是一发炮弹,后续没有炮弹,因此他初步判断,这一发弹很有可能是打偏了,也不是冲着我方来的。“这样我们心里就有底了,于是要求全体人员加快安检速度。”
编外伤员晕倒救不救
按照计划,所有撤离人员都必须向我国驻亚丁总领馆提前报名。而在现场,安检人员发现有两名外国伤员晕倒,而且名字也不在名单之列。按照指令,只要不在名单之列,军舰方面完全可以拒绝他们的登舰请求。
但姜国平表示,既然我国来进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见死不救就违背了这一初衷。医护人员诊断后发现,两人身体确实很虚弱。“大家商量后决定,用担架将两人抬上舰。”姜国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