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拿大学生以废塑料瓶造出3D打印墨水

3个UBC学生发明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制造廉价的3D打印「墨水」的机器(右)。受访者提供
新兴科技3D打印逐渐渗透民众日常生活,但在该技术普及的同时,也有新障碍,就是3D打印使用的「墨水」、一种丝状的塑料,成本依然偏高。为此,卑诗大学(UBC)电子工程系的3个学生发明了一种机器,可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制造出廉价的3D打印用「墨水」。
这个变废为宝的设备名为ProtoCycler,3个发明者都是UBC电子工程系学生,分别是奥斯特曼(Dennon Oosterman)、凯恩(Alex Kay)和乔伊斯(David Joyce)。他们目前已在安省成立一家公司,用于推广售价699元的ProtoCycler,以及开发与该设备有关的衍生产品。
奥斯特曼周一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3年前他和团队研究3D打印机,过程中发现打印「墨水」价格很高,同时又看见电子工程院系学生把各种科研时使用的塑料瓶,频繁丢弃。3人提出假设,如果能利用这些塑料瓶制造「墨水」,一方面能解决环保问题,另一方面也可降低3D打印成本。
他说:「后来我们就开始研制,整整花了3年时间发明了一部小机器,该设配能把塑料瓶碎屑熔化,并压制成塑料线,这种塑料线就成为打印时所需的『墨水』,生产用时约2小时而且效果也非常理想。」
每公斤成本只要5元
至于成本节约方面,奥斯特曼举例说,之前每公斤「墨水」零售价约30元,而利用废弃塑料瓶制作的「墨水」,每公斤只要5元。
不过,他也强调,这个设配还有一些地方须改进,因为目前并不是所有塑料瓶经过机器后都能成为有用的「墨水」。
奥斯特曼说:「3年的研发过程,对我和团队而言都是极具意义的经历。我们学会共同合作,有困难一起解决,我们不是简单地研发一个软件程序应用程式(apps)赚钱,团队更希望在获利的同时,能创造环保型产品,让社区持续发展。」
据美国知名3D打印研究机构Wohlers Associates发布的《Wohlers 2014》报告预测,到2016年,全球3D打印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美元,2018年将比2013年翻4倍到125亿美元,而2020年将突破2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