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古稀老人在加拿大收了10多个洋徒弟
回株洲半年了,前几天,75岁的李映明接到了非洲爱徒从加拿大打来的电话,请求师傅及早去加拿大,爱徒表示,会在加拿大等他半年。
李映明是全国有名的剪纸艺术家,两年前,他前往加拿大安大略省巴里市女儿家中居住,今年5月回国。在加拿大期间,李映明出书带徒,获评当地移民艺术家。现在,李映明正潜心制作展示株洲发展变迁的剪纸,希望以此形式将株洲推介出去。
语言不通,剪纸成为沟通媒介
李映明的女儿和女婿是建筑设计师,定居加拿大巴里市。2013年5月,李映明夫妇受邀前往居住。
“语言不通,平日里只有我们两老在家说说话,闷得很。”李映明说,还好他爱好画画,走到哪都带着画夹,遇到一处好风景,就停下来画,回家就剪成剪纸。李映明喜欢那边的枫叶,还学会了用枫叶做叶贴画。
李映明说,加拿大人喜欢遛狗,一天他画下一个邻居遛狗的场面,第二日剪成剪纸送给她,那妇人高兴地拥抱他,让他觉得怪不好意思。第三日,他竟然收到了邻居的来信,感谢赠予之情。慢慢地,周围邻居都知道了这位能画画、会剪纸,还能作树叶画的中国人。
为了方便李映明创作,女儿将3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全部腾出,给父亲做工作间。之后,这个工作间成了当地人爱来的场所。剪纸逐渐成为李映明与当地人来往的媒介,一个邻居嫁女儿,特地请求李映明剪了一幅喜字,新人获得后高兴万分。
之后,不少人请求跟随李映明学习剪纸。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李映明陆陆续续收了来自西班牙、菲律宾和当地的10多名学生,有的学生每次要开车走半个多小时高速过来。李映明说,那里的人都很单纯善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让他深深感动。
这些学生,大多已经能剪出精美的作品,算是出师了。看到中国文化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李映明觉得很骄傲。
作品精美被疑是激光打印品
随着李映明名声渐起,当地的华人协会找到李映明,每逢过年过节举行宴会,华人协会就会邀请李映明过去剪纸,让大伙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国风。
2014年10月22日,安大略省巴里市召开移民文化交流会,当地的华人协会推荐李映明参加。参加此项文化交流活动的,有来自16个国家的各类艺术家们。
李映明说,此前,他多次将自己的剪纸作品放到华人开的店铺寄售,却没有卖出去过。店主告诉他,看的人倒是很多,但他们琢磨来琢磨去,总说这么精巧的东西不可能是手工的,一定是激光打印的,所以卖不动。
在这次文化交流会上,李映明带去了20多幅精美作品展出,并现场剪出了一匹惟妙惟肖的骏马,现场人员无不惊叹,纷纷要与他合影。这次文化交流会后的颁奖典礼上,李映明获得了当地2014年移民艺术家称号。
在加拿大出书展示中国文化
在国内时,李映明出版过一本剪纸艺术集,李映明想,既然加拿大人这么爱好中国剪纸,何不出一本书,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呢?
历时半年,今年夏天,在另一华人黄海波的帮助下,加拿大H2H图书出版社出版并发行了李映明的《生命的音符》。书中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剪纸和叶贴画,二是在加拿大时画的加拿大风光,第三部分则是在中国时画的5幅桂林漓江风光、20多幅张家界风光,并配以中英文简介。
这本书,在当地卖价相当于100多元人民币,李映明觉得价格定高了,而出版社和黄海波却认为,这书值这个价。
剪出株洲10景,希望将株洲推介出去
与剪纸相伴一生,昨天,李映明打开衣柜,记者看到里面满满当当收藏了近两千幅作品。为了继续创作,白天李映明将旧床单铺在床上,床就成了工作台,晚上掀开就是睡觉的场所。每月2000余元的工资,李映明全部用在了创作上。
从2010年开始,李映明开始以株洲历史人文景观为素材,创作剪纸作品。目前完成的有炎帝广场、神农公园、石峰公园、九郎山、株洲风光带、文化园博物馆、炎帝陵、攸县宝宁寺、醴陵渌江书院、株洲空灵岸等10幅作品。这组作品,曾获得全国税务杯剪纸艺术大赛优秀奖。
现在,年逾七旬的李映明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株洲改革开放以来的变迁历史以剪纸形式留存下来,除了人文景观,还有株洲的工业文明发展印记。他希望用剪纸艺术将株洲推介出去。
■他与剪纸的缘分
李映明老家在桂林,从小他的梦想是当一个画家。但因为历史原因,李映明未能如愿报考美术院校。 当时,15岁的李映明躲在屋后的山里哭了3天。后来,株洲电力机车厂去桂林招工,李映明来到了株洲。
那时,10多岁的李映明对画画充满激情,他的国画贴得车间里到处都是。两个月后,李映明的画作被时任厂工会负责人、后来的株洲市美协主席周纪华发现,于是将他调到厂工会俱乐部,也就是从这时起,李映明开始了剪纸生涯。
“1962年我开始担任电影放映技术员,放映空隙也会画画,但放映室光线微弱,画好草图后不方便填色,于是就用刀子刻,让我惊讶的是,刻出来也很好看。”李映明说,他创作的第一幅剪纸作品是《电力机车出厂》,剪的是工厂生产一线的画面,后来,这幅作品在全市剪纸比赛中获奖,这让他受到了极大鼓舞。
之后的几十年,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剪纸比赛中获奖,并在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等多次展出。他本人也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学会、湖南省公益美术协会、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成员和湖南剪纸委员会副主任和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