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购买力惊人!上海Costco开业两天涨500亿
上午开业、下午关门。
上海Costco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家门店,
可以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开门红~
甚至不得不发布限流公告,每天仅限2000人入场购买...
与此同时,从在开业到现在第二天,
其美股总市值直接增加了78亿美元,即约560亿元人民币!
众所周知,巴菲特就持有costco的一些股票,
他在某专访中谈到costco的经营方式时说,
创始人Sol Price明确自己不想要的顾客类型,
之后建立一套系统将这些人拒之门外,
同时Costco通过会员制弥补了业务上的亏损。
仅仅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Costco刚开业就如此火爆么,
恐怕不完全是。
首先,让Costco爆掉的第一个原因,一定是199元的开业会员促销活动。
Costco在美国的会员价是60美元,大约是430元人民币
在日本的价格也要4400日元,大约是295元人民币
在中国的定价原本为299元,但是开业前办会员直降100元,这个力度可以说极具诚意和吸引力。
几乎是和全球最低,199元享受所有Costco的低价优惠和免费服务,这对于精于打算的上海人来说,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尤其是大妈们,势必会倾巢出动,一扫而空。
据Costco亚洲区总裁张嗣汉透露,自7月1日开放会员申请后,目前闵行店已经积累了数万名会员,远超过了此前预期。
其次,让Costco爆掉的第二个原因,一定是物美价廉。
这点Costco几乎做到了极致,
因为Costco属于量贩式会员制,
在美国的口号就是“量大、质优、价格低”。
此次,1448元的茅台、919元的五粮液、79.9元一公斤的德式猪肘、37.9元一只的现烤鸡、25.9元30枚的草鸡蛋……
如此低廉的价格,简直买到就是赚到。
而大多数中国人对于价格异常敏感,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也不会错过。
Costco的优势在哪里
首先,Costco走的是与传统超市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不追求商品差价,而是通过会员费用来赚取利润
传统的零售商是怎样呢?
拿沃尔玛来讲,沃尔玛在创立之初时毛利润长期稳定在40%
经过几十年的“天天低价“的革命,沃尔玛才把毛利润率维持在了25%
Costco的毛利润率从成立之初就一直维持在12%-13%,
并且Costco有一个很严格的规定: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得超过14%
一旦超过这个数字便需要向CEO汇报,需要经过董事会的批准。
因此,Costco的初衷就不是靠商品赚钱
而是依靠会员数量的增长~
如果你对此没有太具体的概念,那么小编来介绍一组数据:
2018年,Costco会员费收入为31.42 亿美元,虽只占到了总体营收的2.22%,但却贡献了营业利润的大部分~净利润为 31.34 亿美元,几乎与会员费收入收入持平。
其次,Costco精准的吸附了大批忠实会员
因为服务好,物美价廉,好市多的会员续费率达到了惊人的91%,而升级为执行会员的人达到了38%。
上边说了,Costco不同于传统超市,其角色更像是一个中介,一个值得会员信赖的“好中介”。
为什么会员会如此青睐和信任Costco,其有个重要原因是他的退货机制。
Costco的会员卡相对来说并不便宜,但是只要是在会员卡有效期内,只要客户不满意,任何时候都可以取消会员卡,并且全额返还会员费。
线下零售店往往最令客户头疼的一件事情就是退货,但如果能让退货变得简单高效,那么一定会受到客户极大的信任。
Costco就是如此,据说有人曾成功退掉发烂的桃子、蔫了的盆栽、吃到只剩一颗的巧克力盒,买了几年的衣服...
所以在Costco,客户可以真的拥有了主导权,“客户就是上帝”在Costco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恐怕也是它能够吸引巨大粉丝群体的优势之一。
总而言之,来中国做生意,很容易水土不服,就像沃尔玛在这个里面也是摔了几个跟头。
而Costco在中国会不会水土不服,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