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争相买地 天车概念受热捧
一份有关大温住宅用地投资活动的报告,指今年上半年一共录得500宗交易,总值逾26亿元,这是去年同期总值的两倍。分析提到部分成交是建基于将来可更改土地密度的推测。
地产代理服务集团Colliers International发表商业地产投资活动的报告,指大温地区于2016年首两季度有破纪录的成交,而住宅用地的销售则佔了大多数。今年上半年一共录得总值26亿元成交,较去年同期多约13亿元;其中以中级密度土地的成交量更有两倍的增长。
报告分析,发展商看到本地和外国买家前所未有的需求,因而继续进取地竞争有限的土地,部分高价成交的买卖可归咎于投机性买卖。以温哥华百老汇走廊(Broadway Corridor)最近一些成交为例,建筑面积高见每平方呎500元。报告指这些买家押注在捷运系统会扩展及可获批建造更高密度的土地。
报告并预计,这类投机性活动会继续在其他运输系统扩建区出现,包括高贵林中区、满地宝和素里中区。
土地成本上涨会导致更高的楼价,并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在温哥华地产局(REBV)的数据上可反映出来,柏文基准价较去年上升27.4%。现有22项水泥住宅项目,放售的平均呎价是1000元,当中以西温一个项目的呎价为最高,每平方呎卖1925元。
报告又提及,卑诗省府最近通过规管卑诗分契物业的法例,给分契业主有更大的弹性,现只需八成业主投票赞成便可结束分契法团(strara corporation),旧例需要全部业主一致通过。修改对一些物业楼龄接近上限的较旧分契法团有好处,业主可不用花高昂费用去维修物业,将柏文所在的土地卖掉重建或许会更有利。大温地价上涨,较旧柏文所在土地的价值或会比柏文单位的市值更高。此外,大部分这类较旧大厦建成的年代,比最新的社区规划为早,其土地被视为未有充分利用。
报告预期旧分契集团结束的情况会愈趋常见,尤其是温市中心西端,因为有不少老旧大厦,区内出租房屋的需求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