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5 10:46 来源:
卑诗国际勘矿会议(Mineral Exploration Roundup 2016),本周一起在温哥华举行4天。卑诗矿产勘探协会(Association of Mineral Exploration BC,简称协会)星期日举行亲子活动,吸引了很多家长带同子女到场参观手工淘金以及展示的矿石标本。不少华裔家长表示,子女获益良多,更明白卑诗早期的淘金工人多为华人。
这场名为发现日(Discovery Day)的活动,星期日在温哥华会议中心(Vancouver Convention Centre)举行。据协会发言人庄斯顿(Kendra Johnston)表示,去年举行国际勘矿会议时,首次举行发现日活动,反应极佳,于是今年再度举办。她说:「通过现场的淘金介绍、矿石标本、古生物化石等10多个展示摊位,再配合地质专家的解说,有助市民加深认识矿业开采程序。」
庄斯顿还表示,受国际矿石价格下跌影响,登记参加今年勘矿会议的人数,估计少于去年的6,500人。
以淘金摊位最受欢迎
记者在现场所见,以淘金摊位最受欢迎,曾获国际及本国多次淘金比赛冠军的摩尔(Dan Moore),除即场示范淘金技术,更指导年幼孩童尝试淘金。
据摩尔表示,淘金是把金矿石放在浅盘里用水淘洗,较重的金颗粒会落在盘底,较轻的颗料就被水冲走。选择塑料淘金盆更适合初学者,因为它们防锈,重量也比金属盆轻。淘金盆黑色较好,因可容易辨别出黄金:「卑诗淘金热有着悠久历史,我母亲生前在64岁时,还跟我学淘金,年龄不是问题。」
来自列治文市的6年级华裔学生周翔砚,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他非常高兴有机会学习淘金方法,还展示获赠的金矿标本。
周翔砚的母亲在旁说,儿子在学校得知该活动的消息后,她特地带两个儿子来参观。她还说:「卑诗早期淘金工人多为华裔,通过参观淘金,还可藉此告诉子女华裔祖先辛苦前来卑诗开拓事业这历史,极具教育意义。」
另一位华裔母亲徐幼霞表示,她与丈夫都是地质学家,经常带3个子女参观矿石展。虽然孩子还小,但通过耳濡目染,希望能够激发他们对矿石标本的兴趣。
此外,位于加国北方的育空特区(Yukon)也在场展示长毛象、剑齿虎等化石,这些都是生活在270万年的前大型古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