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油产品氧化超标 效果降低甚或引发心血管病
近日一项针对市面上7款知名品牌鱼油產品的分析检验,发现其中4款出现氧化值超标的情形。生化专家认為氧化值超标的鱼油,对健康的效果已经降低,甚至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
本地药厂透露原料及製造过程是鱼油氧化程度的关键,部分本地出產的鱼油并非药厂製造,而是食品加工厂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品质较不稳定。加国生產的原料氧化值远低于中国进口货,但价格却高达两倍,而且中国对鱼油的规范,氧化值上限更是加拿大的三倍宽鬆。药厂更称消费者无法辨识鱼油產品是否已经氧化,只有选择较有信誉及「良心」的品牌才较安全。
受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委託,对市面鱼油產品进行分析检验的LabDoor公司行政总裁撒内达(Neil Thanedar)表示,这是加拿大首次针对健康食品进行大规模检测,受测的鱼油產品多达7款,结果发现其中4款已经出现氧化现象。他称其中部分產品仍有很长时间才会过期,但并不代表產品仍然「新鲜」。
其中一款美国名牌的Omega-3鱼油,氧化程度已经超过加拿大卫生部规定的两倍。根据加拿大卫生部的指引,超过标准值的鱼油產品,对人体健康的好处将会逐渐失去。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系生化专家梅森(Preston Mason)强调,鱼油属于多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非常容易受到氧化、光线及其他条件的影响而变质。他称氧化超标的鱼油基本上已对健康没有好处,消费者甚至应该避免服食该等產品,因為其中的氧化脂类,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总部位于列治文的「瑞发生技製药公司」(Viva Pharmaceutical Inc.)董事长柯江忠对本报表示,如何减低鱼油產品的氧化一向是巨大挑战,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鱼油原料及製造流程。
柯江忠透露,加拿大卫生部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鱼油產品的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规范為不得超过5 meq/kg,但鱼油原料在製成產品的过程中,如果未能进行妥善真空密封而接触空气,过氧化值很快就会提高。他称在大部分环节真空密封的生產线中,如果原料的过氧化值為0.8 meq/kg,出厂產品一般不会超过2 meq/kg,在妥善保存的情况下,过氧化值在3 年内不会升过5 meq/kg。
柯江忠强调,一般来说加拿大及挪威提炼的鱼油原料,过氧化值皆不会超过1 meq/kg。如果是中国或是印度所提炼的鱼油原料,过氧化值本身已经很高。但在成本方面,加拿大的鱼油原料成本,却是中国原料的两倍以上。
柯江忠指出,目前市场上的鱼油產品并非全由大型药厂生產,有一部分则是小型食品加工厂製造。他称加拿大卫生部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药厂的管理非常严格,他的药厂在10月19日至23日刚被两国官员进行联合检查,检查的精细程度直逼「反恐」,但管理单位对食品加工厂却只会抽查產品,并不算严格。
柯江忠透露,部分小型食品加工厂甚至直接从中国批发鱼油產品,运到加拿大后再进行装瓶,这些货品便存在氧化风险。他也称,虽然北美对鱼油產品的过氧化值限制為5 meq/kg,但中国的规范却是15 meq/kg,因此进口的鱼油產品如果没有被抽查到,流入市面便有可能成為不符合加国规范的劣质品。
对于消费者是否有能力分辨鱼油產品是否已经氧化,柯江忠坦言「没可能」,因為味道上并无不同,消费者也无法从外观看出存放多久、生產线规格、原料產地等细节,购买时只能「自求多福」。他建议消费者尽量找本地大型药厂生產的產品,而「西人不见得比华人更有良心」,但知名品牌的產品要维护形象,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不过美国知名大型药厂NBTY全球品质副总裁拉吉(David Largey)强调,任何產品都有老化的情况,鱼油中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使鱼油產品特别易氧化,但这属于自然老化,就算鱼油產品出现轻微氧化,对消费者的健康仍然安全。
鱼油產品目前在加拿大每年有2亿元的產值,因為其中的Omega-3对心血管及脑部健康皆有好处,因此特别受到华裔的欢迎,更是许多华裔移民回到原居地的礼品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