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拆天桥 对唐人街利弊引起关注
温哥华市议会上周通过,拆卸佐治街与登斯梅高架桥(Georgia and Dunsmuir viaducts)计划,有城市规划学者指出,拆桥后的道路设计十分重要,否则对华埠的弊处多于好处;有华埠商会理事认为,充满华人历史特色的华埠,未来的面貌和人流,势必出现改变。
卑诗西门菲沙大学(SFU)城市项目系(City Program)代理主任、UBC城市规划学系客席教授甄瑞谦(下圆图),周六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拆卸高架桥对华埠的利弊影响,取决于市府如何设计交通系统,另外就是如何支付庞大的拆桥费用。
保存华埠商铺 确保长者生活质素
甄瑞谦指出,拆卸佐治街高架桥,将可以令华埠与福溪(False Creek)的交通更为方便,“不过,新道路设计上必须十分小心,不能单靠一条8线或6线的马路,应该把本区交通和前往温市中心的交通分开,否则会出现交通挤塞的问题。”
他说,拆除高架桥后释出许多土地,这些土地具有极高的价值,可用作贴补拆桥费用。
甄瑞谦认为,华埠住有不少长者,他们需要当地的华人商铺继续存在,如何保护这些居民继续留在当地,是市府的重要工作。
此外,市府在拆桥后应兴建更多可负担住屋,提供一般家庭和长者居住。
36古迹建筑不能拆
华埠商会理事李世雄周六向《星岛日报》称,华埠近年新添不少柏文大厦,人口增加令商业机会变多,未来该区不再仅是华人聚集的地方,主流社会和其他族裔也会到华埠居住和做生意。他说:“多数商户乐见华埠出现改变、变得更繁荣,所以不改变也不行。”
李世雄表示,佐治街与登斯梅高架桥拆除后,因交通便利,福溪北岸的柏文居民会到华埠消费,为华埠带来人潮和商机,释出的地皮可兴建新更多住宅和公园绿地。
他又指,华埠就已经出现许多咖啡馆,晚上也有酒吧营业,不少年轻人也开始到华埠活动。
李世雄说,华埠有36个不能拆除的古迹建筑,奇化街(Keefer St.)以北,现阶段也不能兴建10楼以上的大楼,未来如有大型发展,也要顾及温市中心东端(DTES)居民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