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生活:唱出来的乡愁
月圆月又缺,刚刚送走了中秋节,国庆节又迈着急匆匆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再次带来了温哥华小伙伴们的思乡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小伙伴们真想抓住月牙去眺望一下家乡,看看父母、亲人们都在做些什么……
友人相约,一同去唱歌。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卡拉永远ok,自来到温哥华十余年未曾去ok过几次。虽然似老友一别多年,但是对其热情未减当年。
点歌时,可以说是最尴尬,自己会唱的歌曲都已成为经典老歌。仿佛少女一夜之间从青春期到了更年期,自己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但现实是:这确实是真的。
邓丽君的歌很是喜欢,几乎每一首都会唱。唱着她的歌,仿佛回到了靡靡之音的年代,但毕竟那个时候自己还小,也是迷迷糊糊的童年;凤飞飞的《追梦人》,使我想起了校园生活。一到课间操的时间,学校里就放这首歌。
虽然是《雪山飞狐》的主题曲,但这部电视剧我没有看过,这首歌却写满了整个青春。选了一首姜育恒的《再回首》,唱起这首歌,就像一部疾驰的列车,载着过去的记忆从我眼前飞奔,而车上载着的亲人啊、朋友啊、同事啊,把我也带回了故乡。
张学友的《情网》依然很好听。当时四大天王的歌简直就是天籁之音,大街小巷都在放。《在水一方》、《恰似你的温柔》《祈祷》……这些老朋友在今夜都欢聚一堂,难得一见。当年迪克牛仔的歌《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正式宣布我告别了的故乡,踏入了温哥华这片土地。
一首歌代表着一个时代,记录着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唱着经典老歌,过去的点点滴滴就像快速播放磁带,在我眼前闪过。
友人点了一首周杰伦的歌,从点歌就能判断出来他应该比我年轻。我很佩服周杰伦的才气,既能唱歌,又能写歌。但对于他的歌曲,我说不上来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因为他的歌词我从来就听不清。
记得有一次回到家乡,一家美发店里放着他的歌,我问了服务生这是谁唱的,店里的服务生说:“周杰伦!你不知道啊?”那种惊讶的表情仿佛是看到了外星人,“老人家喜欢,年轻人也喜欢,你还不知道!”我当时也自觉尴尬。完了,抓住流行歌曲尾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老外学习中文的越来越多,英国现在也重视学中文了。
我想,如果把周杰伦的歌加入到听力部分,那老外们可就惨了,真是硬伤,直捅软肋……
不知谁点了一首《十五的月亮》,把我从思绪中又拉了回来。夏日傍晚出去散步,偶尔,也会听到有一位华人老先生边走边唱,我听出来了,是《十五的月亮》。
俗话说:男愁唱,女愁浪。或许也是一种乡愁,也许他正在想他的故乡,也许他正在怀念家中的老伴……十五的月亮照在东方也照在西方,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女人愁了同样也可以唱:我想唱歌我就唱,唱起歌来心情多么舒畅……搭上一首首经典老歌的火车,我仿佛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有我的童年,我的青春,我的小伙伴……
唱着唱着,更加满怀惆怅。 正如月亮有圆有缺,花朵时开时落,乡愁会随时随地陪伴着节假日翩然而至。海外华人最大的软肋就是乡愁。远离父母、亲人、朋友,即便是好山好水,也好无聊。唱出来的乡愁,不期而至。是应该回到故乡,看一看父母和亲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