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经常把现在的苏-35和以前的苏-35混淆,其实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飞机。如今的苏-35在气动布局上已经放弃了老苏-35(苏-27M)的三翼面布局,总体上基本保持和苏-27单座系列一致。

但随着从901-904号原型机的进化,苏-35已经和苏-27单座型在外观上有了较明显区别。比如这架来华表演的苏-35,可以看到其垂直尾翼外形和之前的苏-27单座机明显不同,后缘前掠特征明显;飞机背部减速板取消,尾椎直径加大;发动机更明显采用了推力矢量技术。
俄罗斯红星电视台9号披露了俄罗斯向中国提供苏-35战机,以及其它武器装备的一些内幕。
俄罗斯红星台透露,围绕俄罗斯向华出口苏-35战机和配套空空导弹项目传出信息,中方派出的先期苏-35受训飞行员和地勤专家巳抵达俄罗斯空军了训练中心,在同一时期双方展开的收尾谈判也将在中国春节后举行。
据消息人士透露,今年五月九日前,双方将有可能签订合同,首批为24架,2016年开始供货,而供应发动机及配套导弹系列为另一单立项目,中方要求提前供应。
红星电视台称,今天俄中军事技术合作得以提升,合作特点也在逐渐改变。中国利用俄罗斯发动机及其配件的新型武器的制造正在加深两国的相互依存关系,促进相互信任的增长,为俄中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自2012年初以来已同中国签有至少两个大型合同(提供52架米-171直升机和140个AL-31F航空发动机),合同金额达13亿美元。
此外,俄罗斯继续从俄空军现有的储备中向中国供应10架伊尔-76飞机。在出售给中国前为这些飞机进行了大修,到目前为止已经交付10架。
根据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和“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负责人近几个月的言论可以判断,去年底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再次访华,俄中军技会议上的重要议题仍是向中国提供苏-35C战斗机、C-400防空导弹系统和进口伊尔-78加油机、伊尔-76运输机项目,其中海军装备包括阿穆尔-静音潜艇装备系列导弹、苏-35相控阵雷达配套组件都成为中方的关注焦点。另外,宇航员进入国际空间站实验室也成为中方单向性意向。
俄罗斯红星电视台9号透露,2012年11月20号俄国防部长绍伊古任职后首次出访北京,俄中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第17次会议在次日举行,俄中双方对苏-35项目的数量等技术要件达成共识。在绍伊古出访前,俄总统普京还专门视察了共青城的苏-35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