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方济各去世 遗产数目刚刚曝出
都说“位高权重易生贪念”,但最近离世的罗马教皇方济各,却用一生颠覆了大家对宗教领袖的想象。这位掌管着千亿宗教资产的老人,走的时候口袋里只剩100美元,浑身上下找不出一点值钱的东西,连身后事都简单得让人不敢相信。
方济各88岁离世的消息传开后,不少人都对他的财产产生好奇。一查才发现,这位教皇真是“穷得彻底”:没有房产、没有私家车,甚至连个私人账户都没有。他日常出行坐的是灰色福特小轿车,住的是修士宿舍,压根没在传说中金碧辉煌的教皇宫里待过。
按规定教皇没有固定工资,生活开支由教廷负责,但就算有机会接触钱财,他也坚持把收入全部捐出去,一点都不往自己兜里揣。
更绝的是,早在2022年他就立下遗嘱,要求不设灵堂、不建纪念碑,死后葬在圣玛利亚大殿的地下墓穴,连墓穴在哪一层都不公开。这么做不是怕人破坏,而是担心自己的清贫被当成景点炒作,彻底断了后人“借他出名”的念想。 可谁能想到,这位“穷教皇”掌管的天主教会,却是全球最富有的宗教机构之一。教廷的黄金储备、遍布世界的房地产、艺术品收藏,资产总量连联合国都只能估算,外媒普遍认为至少有100亿美元。不过这些钱都归教廷集体管理,教皇只有使用权,人一走权力也就清零。
和方济各的清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会里其他高层的生活。枢机主教们每月拿着4700到5900美元的薪资,还掌管着各种基金、慈善机构。教廷内部资金怎么分配、怎么使用,水深得很。方济各在位时一直想推动改革,让财务更透明,可惜阻力重重,最后只改了些表面功夫。
他在任期间做的一系列大胆决定,更是在教会内外掀起轩然大波。比如和中国达成主教任命协议、让女性参与教会决策、公开表示欢迎LGBTQ+群体。这些举动在保守派眼里简直是“离经叛道”,但在进步人士看来又做得不够彻底。特别是在处理性侵案件时,很多受害者觉得他的反应太慢、处理太软,让他陷入了“两边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如今方济各一走,天主教廷进入了权力真空期。按照教会法,现在要重新选举新教皇,但这场选举争的可不只是宝座,更是教会未来的方向。有人猜测会选出个“方济各2.0”,延续他的改革路线;也有人觉得会选个温和派,先稳住局面再说。不管结果如何,教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怕是要愈演愈烈。
消息传开后,网友们的评论比新闻本身还热闹。有人感叹“真正有信仰的伟人就是不一样”,拿他和国内某些寺庙方丈对比,吐槽“小庙方丈死后都能留400万遗产,这差距太讽刺”。也有人调侃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甚至喊他“共产主义战士”。不过也有人泼冷水,质疑“教皇根本不需要花钱,这100美元说明不了什么”,还有人翻出他处理性侵案的争议,觉得他的形象没那么完美。
不管后人如何评价,他确实给全世界出了道难题——在物质至上的时代,一个掌管巨额财富的人,真能做到完全不被金钱腐蚀吗?而这场关于信仰、权力和金钱的争论,恐怕还会持续很久。
天主教教宗方济各21日因中风过世,即将于本周六举行葬礼,目前他的灵柩安放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教堂,开放民众瞻仰3天。方济各被称为“人民的教宗”,特别关怀穷苦之人,他自己也以简朴作风深得人心。阿根廷媒体《Ambito》报道,方济各(Pope Francis)去世后仅留下100美元遗产,更令信徒感佩。
美国Marca网站报道,教宗一职正式附带的月薪约为32,000美元,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薪资。然而,方济各自2013年成为第266任教宗以来,始终拒绝领取这笔薪酬。他表示,在登基成为教宗后将不接受薪资,并发下“贫穷誓言”,决定延续耶稣会神父的简朴生活。
他将这笔钱捐出——或是交由慈善基金会、设立信托基金,亦或是分送给家人。他的举动再次彰显其简朴与无私的宗教精神,也体现他对贫困者与社会边缘群体的深切关怀。
1936年出生于阿根廷的方济各,在成为教宗前长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贫民窟中,为最贫困、最边缘的群体奉献心力。即便在2001年被任命为红衣主教后,他仍选择住在一间小公寓,并搭乘地铁等大众运输工具,而非乘坐红衣主教专用的豪华座车。
这种性格也体现在他选择的教宗名号“方济各”(Francisco)上。圣方济各(1181–1226)是意大利亚西西的圣人,被尊称为“穷人的圣人”。方济各曾表示,他是第一位选择这个名字的教宗,为的是不忘贫穷与被忽视的人们,也刻意避开历任教宗常用的保禄、若望或本笃等名字。
即使在成为教宗后,他依然维持节俭的生活方式。他拒绝入住色彩缤纷、装饰华丽的教宗寓所,而选择居住于梵蒂冈神父们的宿舍“圣玛尔大之家”(Casa Santa Marta)。他佩戴的是一条旧十字架,而非教宗象征的金十字架,穿的也是普通的黑鞋,而非传统的红色鞋子。
他生前也将葬礼程序将大幅简化,周六举行的葬礼将依照他去年11月亲自修订的《葬礼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