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发财大牛市,还是危险的泡沫?
2025年,投资市场似乎进入了一个“不赚钱都难”的局面。人工智能(AI)热潮与美国联储局减息,成为推动市场的“完美风暴”。从大型科技股到黄金、比特币,以至高收益债券,几乎所有资产类别都齐齐上升,形成一个罕见的同步繁荣。
AI与减息点燃市场狂热
今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已上升约14.3%,但真正的明星仍是AI板块。芯片巨头 英伟达(NVIDIA) 与 微软(Microsoft) 带领科技股创出惊人升幅。值得注意的是,最大赢家竟不是科技股,而是 黄金,年内累升逾 35%;比特币亦录得 17.2% 升幅。连向来保守的高收益债券亦提供了 8.5% 回报。
这波行情并非单靠基本面推动,联储局的减息更像是“火上加油”。据高盛研究,当联储局在经济未陷入衰退的情况下开始减息,标普500往往在半年内再升约8%,一年内更可录得15%升幅。换言之,市场正处于历史少见的“资产齐升”格局。
泡沫信号浮现:情绪盖过基本面
然而,市场的狂热亦带来泡沫隐忧。部分公司明显缺乏盈利能力,例如 Opendoor(OPEN) 自成立以来年年亏损,但股价仍逆势暴升,反映投资者被“故事”取代“数字”吸引。市场的“恐惧与贪婪指数”更逼近极端水平,正如网络股泡沫时代,投资情绪已明显凌驾基本面。
摩根大通前策略师 Kolanovic 亦警告,部分美股巨头市值已超越整个国家股市规模,与基本面脱节的情况值得警惕。当资金成本重回现实,泡沫可能随时破裂。
牛市还未完?历史数据的启示
从历史经验来看,若以时间与升幅衡量,这波牛市或许仅走到一半。富达(Fidelity)指出,现时升势虽然延续已久,但升幅仍未达平均水平,意味市场或仍有上升空间。不过,未来升势或将更集中于少数优质板块,而非全面开花。
历史数据显示,在减息周期下,科技、通讯及金融股往往表现突出。摩根资产管理强调,当前AI与数码基建投资热潮,正复制九十年代网络股集中效应。除了科技,区域银行及生物科技亦有望受惠于资金环境转松。
同时,投资者亦不宜忽略传统防守板块。消费必需品如 宝洁(P&G)、能源股如 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以及工业龙头 卡特彼勒(Caterpillar),在经济保持强劲的情况下,往往能提供相对稳定的估值与抗通胀保护。
投资启示:勇敢与谨慎并行
当前市场机会与风险并存。AI与流动性驱动的浪潮,或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但真正的“勇气”在于懂得为投资组合加上保险,以防市场风向突变。对投资者而言,建立多元化组合,结合成长与价值、防守与周期板块,才是迎接牛市下半场的最佳策略。
牛市与泡沫的界线往往只在一线之间。历史告诉我们,当资金泛滥、情绪高升时,投资者更需要冷静。毕竟,市场永远奖赏那些“既敢冒险,又懂保护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