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退休,能住上什么样的养老房?
我们华人做事,一向喜欢未雨绸缪。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周围熟悉的朋友见面时,开始越来越多地讨论起退休后养老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养老居所的选择,逐渐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很多朋友虽然离退休还有好几年,却已经开始为将来的养老房精打细算了。
我的同乡老赵最青睐的退休房,是那种一层的小平房。来加拿大多年,他已经住惯了独门独户的房子,不太喜欢高楼公寓。他希望退休后能在生活方便的地方买个平房,出门能见天,既接地气又可免去爬楼之苦。于是,他利用open house(开放屋)的机会,专门去考察了几个正在出售的平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目前的房屋市场上,上市的平房不仅少得可怜,而且价格贵到离谱。屈指可数的几幢平房,房龄都比较老,设计和装修也很陈旧,叫价却和同样面积、房龄更新、装修更时尚的两层住宅一样,甚至更高。老赵算了一下,如果以后要想在华人社区买个平房,需要在卖掉现住宅的前提下,再添上一些钱。显然,普通退休人士这么做不太现实,老赵因此而不得不放弃了换平房的打算。
朋友老王夫妇则另有打算。他们现在的居所是占地较大的土地房,前庭后院打理起来很辛苦,所以更愿意在退休后改住condo(共管公寓)。共管公寓的最大好处是有电梯,还无需剪草铲雪,很适合年老体衰人士。不过,他们在看了几套单元房后,发现这些公寓基本是为单身或者无孩的年轻夫妇设计的,不仅空间狭小,而且没有针对老年人的服务设施。由于地段好,靠近名校,这几间公寓的价格并不便宜。此外,共管公寓的管理费较高,对于收入有限的退休人士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老王的经纪劝他,目前公寓的价格正处于低点,是出手的好时机,可他反复思量后,还是决定先观望一下再说。
另一家朋友老刘夫妇算是个例外。他们才50出头,就已经为自己早早准备好了一套理想的养老房。老刘是生意人,打拼多年积攒下了一份殷实的家业。现在想提前退休好好享受生活,便请一家建筑公司为自己设计和建造了一套两层带电梯的养老住宅。房子完全是根据他们的需求度身定做,主卧和书房都在一楼,上下楼有电梯,基本是无障碍住房,确实是极佳的退休居所。不过,这套房子的造价令人昨舌,并非我们普通人能够负担得起。
我的个人看法是:养老不一定非要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我算过一笔账,老了以后我肯定是要卖掉现住宅的,如果要买个好地点的公寓,估计要花掉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卖房款。假如不再买房,而是租一套公寓住,就可以省下一大笔现金,比买房更划算。而且,无房一身轻,什么时候想换个地方住,抬脚就能走。所以,我更主张租一套公寓来养老。
可是,租什么样的房子呢?最理想的当然是政府办的老年公寓。每户老人都有自己独立的单元,同时公寓大楼里还有餐饮服务、基础医疗保健、图书馆和娱乐设施等专门针对老人的服务,而且租金非常便宜。但据我所知,这样的住房多半是专门给低收入老人提供的,除了那些完全没收入或者收入极低的老人,还有从其他国家退休后来加拿大养老的老年移民,普通老人很难符合入住条件。
不限制收入的商业性退休公寓当然也有。比如,有一种叫做Life Lease (终身租用权)的老年公寓,居住条件也很不错。但与政府补贴型老人公寓不同的是,你得先花钱买下居住权,还要每月再缴纳一定的管理费,才可以安心入住。遗憾的是,这类住房的数量很有限,在市场上挂牌不多,有时还需要等候有人退出,其他人才有机会购买入住。
在讨论养老房问题时,朋友们几乎一致认为:钱,是决定能否找到合适退休住所的决定因素!假如你财力雄厚,退休后想怎么住就怎么住;或者,你的银行账户里基本没什么收入,你就有机会住进条件又好又便宜的政府老年公寓。只可惜,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中间吊着,高不成,低不就,可选择的空间不大。
不过,我对未来的养老房还是持乐观态度。加拿大人口老化这么严重,养老住宅的需求很大,我相信一定会有商业精英看到这个市场,并愿意投资到这个领域。而且,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说不定哪一天,机器人就能进入家庭了。如果机器人能够辅助老人上下楼梯和剪草铲雪,我们退休后也许根本就不用换房了呢。
(文/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