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终身租房真不可行吗?
“租房还是买房”一直是金融专家和有意购房者争论不休的话题,却始终没有明确答案。
传统观念认为,买房意味着长期的资产积累和生活稳定,而租房则代表灵活性和较低的前期成本。
但在如今的加拿大,随着房价高企、年轻人难以负担,终身租房是否真的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富裕的租房者》一书作者亚历克斯·艾弗里(Alex Avery)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他表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求也会随时间而改变,但整体来看,租房依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尽管自他2016年出版这本书以来租金大幅上涨,但他坚持认为租房仍然比买房更便宜、风险更小。
艾弗里提醒人们不要只比较房贷月供和租金,因为买房还会附带各种隐藏支出,包括公证费、地产经纪佣金、地区税费,以及抵押贷款利息、房产税、保险、维修和保养等长期成本。
他写这本书的灵感来自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泡沫”,在他看来,当时许多年轻人被迫买下并不划算的公寓,只因为社会普遍认为拥有房产是通往财富的捷径。
不过,温哥华房地产经纪人欧文·比格兰(Owen Bigland)给出的计算结果却完全不同。
他指出,目前温哥华一居室公寓的平均租金接近每月2800加元,如果一个人从年轻一直租到65岁,单是房租支出就可能高达130万加元,还不考虑未来的涨租或通胀。到最后,什么资产都没有留下。
比格兰认为,即使月租比房贷便宜,许多人也不会把省下的钱用于投资,而是直接消费掉。他强调,加拿大人普遍缺乏储蓄自律,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储蓄不足5000加元,很多人甚至只能依靠房屋净值来维持退休生活。
正因如此,他更看重房产的作用,认为房子不仅能帮助人们强制储蓄,还能在未来房价上涨中获益,同时加拿大的“主要住所豁免”政策能让房产升值部分免税,是一种独特的财富保障。
与此不同,艾弗里坚持认为,不应把住房当成投资工具。他建议年轻人把资金投入注册退休储蓄计划(RRSP)、免税储蓄账户(TFSA)、首套房储蓄账户(FHSA)或指数型ETF,以实现更灵活和多元化的财富增值。
在他看来,买房是满足居住需求,而投资则是为了创造财富,把两者混为一谈往往会带来误导。
比格兰则主张二者兼顾。他并不反对股票投资,但坚称如果一个人计划在同一城市长期生活八到十年,买房将更划算。
他建议首次购房者优先考虑靠近公共交通的老房子,这类房产往往更保值,并且未来可能会受到开发商青睐,“十几年后或许还能高价卖出。”即便是蓝领工人,只要能攒到4万加元首付,哪怕先放弃买车,也有机会实现置业。
在这个问题上,租与买都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最终的选择,取决于个人的财务状况、人生规划以及对风险的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