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经纪放租,竟找个职业租霸
在多伦多东部的惠特比,房东萨努哈克·扎拉瓦尔(Sanaulhaq Zarawar)与家人合资购买了一套房产,希望作为长期投资出租。为了防止碰上“租霸”,他特地雇了一名房地产经纪来帮他筛选可靠租客。
2023年,一名租客搬进了这套房子。最初一切正常,但几个月后,对方突然停止支付房租。扎拉瓦尔焦急万分,重新翻查租赁申请表,亲自拨打推荐人电话核实情况。调查之后,他震惊地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了一个利用虚假文件“骗租”的惯犯。
他发现,这名租客提供的雇主信息根本联系不上,还谎称有室友共同承担租金。而更令他失望的是,他原以为签约的经纪会帮忙做租客背景调查,结果合同中根本没有相关条款。
“他当初口头承诺会做背景调查,我信了。”扎拉瓦尔愤怒地说,“我太信任这两个房地产经纪了,结果大错特错。”如今,租客拖欠他将近4万元房租与水电费。
在加拿大,许多小房东依赖房地产经纪协助寻找租客,认为他们可以提供专业保障。但据CBC调查发现,这种信任往往是“虚假的安全感”。标准合同中经常没有包含审查义务,而口头承诺在法律上也毫无约束力。
律师助理比塔·迪·丽丝(Bita Di Lisi)指出:“如果房东真的希望房地产经纪依法进行租客背景调查,那必须明确写进合同。”她强调,经纪人没有法律义务进行审查,房东应该自己承担审查责任。
扎拉瓦尔已为此事在安省房东与租客委员会举行过两场听证会,却迟迟没有进展。在加拿大,只有该委员会有权签发驱逐令。但因案量激增,拖延情况愈发严重。许多房东抱怨,租客即便长期欠租,也难以迅速驱逐。
这种困境在房价高涨、抵押贷款压力重的背景下更显严峻。而欺诈性租赁申请也在飙升。据租赁服务公司 RentPanda 数据,截至今年5月,其审查的申请中有9.1%含有虚假信息(如伪造身份证、篡改T4表),这一比例是2022年的四倍多。
本意是为了降低风险的房产经纪,如今却成了漏洞所在。宾顿市物业经理帕梅拉·奥哈根(Pamela O'Hagan)表示:“你雇用他们是为了安心,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她曾接到一份明显造假的申请,包含伪造工资单和推荐信。
另一个房东 Mischa Hamara 也有类似经历。他为一套商业房产支付了高达1.4万加元的经纪费,但租客最终根本没入住。他痛批该经纪只是为了佣金草率行事,之后也自己动手审查申请者,发现租客的社交平台曾被多人警告“别和他打交道”。
他表示,即使向安省房地产委员会(RECO)投诉,结果也很有限。即便经纪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通常也只需缴罚款了事。自2023年起,RECO才开始收集相关投诉,截至今年5月也仅有9起,其中6人被要求参加租户审查课程。
如今,Hamara 在新合同中加入了详细的审查和背景调查条款,并提醒其他房东:“不要指望你的房地产经纪会替你做这些事,一定要亲力亲为。”
律师迪·丽丝也强调:“这终究是你的投资,签下合同那一刻,责任就落在你头上。就算雇了经纪,也不能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