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诗老年人的困境:长期护理床如此难等
最近看了一篇关于老年护理床位短缺的文章以及来自卑诗省老年人权益倡导者丹·莱维特的报告,提到了因婴儿潮一代的老龄化而导致的长期护理床位极端短缺,这让我想起了2010年我家在为父亲寻找护理时的痛苦经历。
由于患有痴呆症、跌倒和反复的尿路感染(UTI),我的父亲在2010年7月中旬被送入急诊室。尿路感染导致了败血症,最终发展成肺炎,不过他当时的身体足够强壮,克服了这个困难。经过手术后,情况变得清楚,父亲无法再回到母亲的照顾下,因此他进入了一个长期护理院的候补名单,可能的位置从素里到阿伯茨福德不等。在此期间,他从一个病房转移到另一个病房;夏天变成了秋天;最终又一次肺炎导致了他的去世。
虽然父亲避免了入住护理院,我母亲也不必面临长途奔波去探望他,然而家人仍在思考,父亲在医院的长期住院是否促成了他的死亡。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他在医院的逗留可能导致急诊室的延误,以及给其他需要病床的人带来的困难。
可悲的是,15年后,情况并没有改善,甚至变得更糟,因为婴儿潮的一部分人已步入80岁,开始遭遇父亲当年那样的健康问题。我呼吁各级政府务必要认真对待丹·莱维特提出的建议,尽快投资于离人们居住地更近的长期护理环境,以免我这一代的婴儿潮一代以及后来的家庭经历与本文中家人所面临的相似的困难。
最近,《太阳报》上对支持老年人和长期护理需求进行了评论。在三篇文章中,"F"字也使用了七次。F是指设施。护理院不是一个设施,它是某个人的家。当你听到“设施”这个词时,脑海中浮现出什么画面和情感?是一种制度化的、无菌的、非个人化的感觉。如果一个护理院确实让人有这种感觉,那么他们就需要努力使其更具家庭氛围。
语言是强大的。它可以唤起积极的情感,描绘出一种地方感。同样,它也可能引发负面的情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谨慎选择用词的原因。就像任何行业一样,医疗保健领域也不免面临术语的问题,但我们需要注意我们使用的词汇及其所传达的含义。医疗保健不是关于设施和床位数量,而是关于人。因此,让我们停止使用“F”字,并将护理院称为其真正的名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