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新帖 发表回复
收藏 

(原创)浅析《尚书》中的天道,圣道和人道 

(原创)浅析《尚书》中的天道,圣道和人道

[font=宋体][size=5][color=#002060][font=新宋体]秦始皇一把火,烧掉了天下的诸子百家书籍。若不是伏生冒死护书,又在九十高龄之时传与晁错,《尚书》这部承载着中华文化渊源的古典恐怕要薪火失传了。所以,读《尚书》时,时刻奉以敬虔的心,学习和思考上古时代的有智慧的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的训谟,细细地体验传统中华文化的温润醇厚,中正祥和。[/font][/color][/size][/font] [font=宋体][size=5][color=#002060][font=新宋体]《尚书》记载了虞,夏,商,周的重要历史事实,内容涵盖这一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治国大法,教育,刑法,典章制度,包罗万象,思想深刻,影响深远。笔者学识不足,不能作一番细致的探讨,只能浅浅地叙述自己的心得和感悟。“天道,圣道和人道”是我通读以后获得的最深刻的印象。[/font][/color][/size][/font] [font=新宋体][size=5][color=#002060][font=宋体]有一个词汇在《尚书》中出现的最多,便是“上帝”(或是指代上帝的“天”)。一共[/font]58[font=宋体]篇文章,几乎每一篇文章中都出现有上帝(或“天”)一词,有的一篇文章里能出现好多次。如《大禹谟》中流传万古的“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和“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商汤伐夏桀时所作的《汤誓》中的“致天之罚”,武王伐纣时所作的《泰誓》中的“受命文考,类于上帝”,以及周公迁洛时所作的《多士》中的“惟时上帝不保,降若兹大丧”。几乎每一次的大事或者活动,当时的人们都要向天致敬,祈天保佑。可见天道是传统思想中的根本,这和基督教的上帝耶和华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西方的上帝耶和华是活生生的神,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道是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耶和华是万王之王,万军之耶和华,是无所不能的全能的神,而我们的传统天道思想是天人合一,人神互通,人在神面前并非纯粹地匍伏敬拜,而必须具备一些主动性,才能达到和神沟通的目的。这些思想在《尚书》里面都有反映。《皋陶谟》里面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大意是上天的视听依从臣民的视听。上天的赏罚依从臣民的赏罚。天意和民意是相通的,要谨慎啊!商朝太宰伊尹所作《咸有一德》里面有“惟吉凶不僣在人,[/font] [font=宋体]惟天降灾祥在德。”意思是吉和凶不出差错,在人;上天降灾降福,在于德。周成王所作《蔡仲之命》里面有“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意思是皇天无亲无疏,只辅助有德的人;民心没有常主,只怀念仁爱之主。《伊训》中的“惟上帝不常,[/font] [font=宋体]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意思是上帝的眷顾不常在一家,作善事的,就赐给百福;作不善的就赐给他百秧。在《君奭》一篇中,甚至还有召公反对天命说的观点记载,当然他是针对一些人耽于安逸而乐享天命的不正风气而言的,意在鞭策人们发奋图强,周公同意召公的意见,表示事在人为,但也表达了上天监视下土的观点。这些思想又明显地反映了古人把人放在一个比较高的地位,有时候上天也要顺应民意,人如果行为出了差错,才会导致上天的处罚。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不搞宗教崇拜,却又近似于宗教崇拜,相信上帝的存在却又突出人的能动性。[/font][/color][/size][/font] [font=新宋体][size=5][color=#002060][font=宋体]圣贤之道又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是古代统治者们治理邦国的方针和基石。以德行教化下层百姓,达到移风正俗的目的,正如孔子说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些思想在《尚书》中多处有反映,可见孔圣人的思想并非完全自创,也是有他的依据的。《皋陶谟》里面的“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font] [font=宋体]刚而塞,强而义。”非常详细地提出了对统治者的要求。《仲虺之诰》的“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font] [font=宋体]《咸有一德》中的“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font] [font=宋体]《说命下》中的“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font] [font=宋体]《洪范九畴》中的“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以及《旅獒》中的“明王慎德,西夷咸宾”都反反复复,千叮咛万嘱咐地强调了统治者自身修养的重要性。所以,在一个人治国家里,统治者在处理邦国事务时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这是一个对统治者无论从学识还是人品还是能力方面都要求极高的一个国家。在我们争辩人治和法治的优缺点的今天,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思想是有其闪光点和普照万世的事实的。[/font][/color][/size][/font] [font=新宋体][size=5][color=#002060]    [font=宋体]人道便是民生问题。《尚书》中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也是整本书的一大部分。远古时期的统治者高瞻远瞩地看到,民众是统治的基础,只有人民安居乐业,天下才有安宁,统治者才能安享天命永禄。所以,任何新帝王继位之时,上一届帝王或掌权者都必须教训一番安民的大道理。如大禹继位前,舜便教导他“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伊尹在太甲继位前告诫他“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惟危。”周康王任命毕公治理成周时告诫他要“三后协心,同厎于道,道洽政治,[/font] [font=宋体]泽润生民,四夷左衽,罔不咸赖,予小子永膺多福。”周穆王任命君牙做大司徒时告诫他要“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另外,《吕刑》中阐述了刑法和安民的关系“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人?何敬,[/font] [font=宋体]非刑?何度,非及?”意思是如今你们安定百姓要选择什么呢?不是吉人吗?要敬慎什么呢?不是刑罚吗?要考虑什么呢?不是判断适宜吗?锄禾田间,鸡犬相闻,人民安乐,君主垂拱而治,实现尧舜盛世,文武大业和成康之治的理想,是古代每一位君王的目标。不管这种思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积极的,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为这个理想而憧憬着,奋斗着。[/font][/color][/size][/font] [font=新宋体][size=5][color=#002060]    [font=宋体]传统思想里面这些金玉良言,实在是应该被我们炎黄子孙一脉相传下去。读完《尚书》,掩卷叹息,为我们现今社会不重视传统文化而感到万分地遗憾。衡量一个事物的价值,往往时间能证明一切。作为经典能存在数千年的时间,一定有它的永恒真理在里面。一个事物如果经过数千年都被人认作是真理,那么它几乎就是不能被挑战和打倒的。笔者通过对传统经典的学习,苦苦地思索了近百年来我们国家自五四运动起颠覆传统这样一种倾向对后世的影响,深深地感到一个民族道路之多艰,并且感到了传统文化传承之迫切和必要![/font][/color][/size][/font]
越是好文越没人欣赏。 这篇不加精,版主不厚道啊!
主要是绛珠草的文章都太深了啊。
新帖 发表回复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标题  (可选)
内容

恢复自动保存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