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勿避两岸和平协议话题

获得连任的台湾总统马英九5月20日将举行就职典礼。外界对于马英九就职演说的内容非常关注,其中马英九下一任期的两岸政策更是众所瞩目的焦点。马英九置身的时代背景,确实存在转折两岸关系的契机,当然这与马英九胡锦涛主导两岸关系4年的铺垫密不可分,但是马英九如果能在他的最后一个任期迈出飞跃性的一步:开启两岸和平协议进程,于公将结束两岸长达60年的对抗,于私马英九极有可能问鼎若贝尔和平奖,成就个人历史定位。 马要历史定位须在两岸上突破 马英九在第二任的就职演说中会讲些什么,特别是在两岸关系上会不会提出什么新的主张?各界都在拭目以待。台湾的多数学者认为,目前马内阁在美牛进口、油、电等政策方面掀起民怨,再加上之前吴伯雄在和胡锦涛的会面中提“一国两区”概念引发的争议,这些不利因素不仅导致马英九声望低迷,也缩小了马在两岸政策上大胆调整的可能性。 另据相关人士透露,马英九就职演说将奠基于“黄金十年”台湾愿景,包括内务、涉外、经济及两岸,各方面都会触及,重点务求“稳定、发展”。至于两岸政策,马英九在这个方面不会出现“爆点”,仍将以“稳定、不躁进、无意外”为原则,重申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和“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基础上,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现状。 不可否认,马英九想在这个时候对两岸政策做较大的调整甚至再次释放和平协议信号有很大难度。但是自从去年10月马英九在“黄金十年”终篇记者会上,高调提出,“未来十年两岸在循序渐进的情况下,审慎斟酌是不是洽签两岸和平协议”后,两岸签署和平协议的议题再次被搬上台面,并受到台湾内外的高度关注。于公,若在马英九的推动下,两岸未来真的能签署和平协议,不仅意味着在形式上两岸终止了长期的敌对,同时也是向中国历史作出郑重交代,意义重大。于私,马英九极有可能将政客所能得到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和平奖”收入囊中,达到政治生涯的高点。 马不应错过就职典礼的契机 事实上,台湾作为一个政治区域,由于他的地理面积、人口、综合实力都无法和中国大陆相提并论,因此即使是作为首脑的马英九,其国际影响力也十分有限。对于马英九个人来说,并不见得每次发声都会有全世界的目光关注,而作为最高领导人就职典礼,无疑是马英九向全世界包括向大陆发言的一个难得的场合,这样的场合4年一次,对马英九来说也是最后一次,马英九不应该错失这样的可以塑造历史的机会。 对于和平协议,台湾内部必然有负面的声音。从台湾本土角度而言,很多人对大陆还是保持高度警惕。随“5.20”将至,绿营也对马英九发起全面进攻,核心人物纷纷出面把矛头瞄准马英九两岸政策,向马英九施压。 但是事实上,签署和平协议的构想并不是近期才有,早在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到大陆参访时,双方就达成一些共同愿景,其中一项就是两岸签署和平协议,这是国民党政纲的一部分,4年前也列为马的竞选政见。马4年前能挟和平协议顺利当选,4年后,和平协议怎么会变成众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