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新帖 发表回复
收藏 

琐忆我的少年时代:夏日即事(四)摸鸟蛋 

琐忆我的少年时代:夏日即事(四)摸鸟蛋

进入仲夏,渐觉日长昼永,学校开始安排睡午觉。        午觉必须在学校里睡。那时节,农村还是三晌制,社员们一大早起来下地干活,八九点钟时放工回家吃早饭,吃了早饭后才算进入了上午。学校的作息时间也分三晌,早上一节读书课,接下来一节正课,然后放早学。        小学生们吃过早饭再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每人头上就顶了一个小苇席,摇摇摆摆的往学校里走。小苇席是用来睡午觉的,上午上过三节正课后是一个半小时睡午觉的时间,直到一点前后才放午学。睡午觉都在各自的教室里,将小苇席一个挨一个的铺在凹凸不平的泥土地上,找来一块半头砖权作枕头,不管男孩女孩脸对脸肩靠肩的倒头就睡。老师也睡,但老师不睡席子,他们从办公室里搬来马凳伏在讲台上睡。讲台是不能再破的破桌子,没有桌洞,四条腿都用麻绳摽着,人趴在上面咯咯吱吱的响个不住。这就给假装睡觉的孩子们一个信号,讲桌不响的时候老师肯定正坐直了身子监视,不时吱扭一声则说明老师已经入睡。这时候,小声说说话,谁扭谁一下,谁谁一把都是可以秘密进行的。        午觉睡不足半小时,讲桌开始了吱扭声,有孩子爬起来迂回着到了老师那儿,揉揉眼:“报告,我得尿尿去。”老师头也不抬,一摆手,放行。接下来又有孩子打报告尿尿或者要到压水井上喝凉水,老师正睡意朦胧,手也懒得摆一下,鼻子里哼一声:“嗯。”打报告的孩子就得儿得儿的跑出教室去。        孩子从教室里面跑出去得多跑回来的少。高年级的孩子趁机逃到校外去直奔水稻田,他们是要去钓黄鳝。低年级的孩子则两三个邀在一起遛坑沿儿,他们是要去掏鸟窝儿、摸鸟蛋儿。        那年月,我们村子有几多:坑塘多、沟渠多、河汊多、水也多,沟渠里、河汊滩里、坑塘近岸水滨的杂草、野生芦苇、野生香蒲更是多。一簇簇一簇簇全是那些玩意儿。苇丛里有好听的鸟叫,很令人神往的那种,不时掠过苇蒲梢头的水鸟的身影更是撩拨孩子们的心性儿。于是,孩子们开始谋划捉两只来在家养着,用尼龙绳拴住鸟脚,在当院的黑槐树上搭个鸟窝,放学后就爬到树上去给它喂食,然后就听它叫。孩子们的谋划是很完美,可是,那些水鸟都灵的很,根本不等孩子们近身就飞往他处继续鸣叫了,根本逮不到。不过,孩子们也不是没有收获,他们捉不到水鸟但他们发现苇丛深处有不少鸟窝。        “那里面肯定有鸟蛋的。”孩子们猜测。于是,大胆的孩子就不顾扎破脚掌刮破胳膊刮破屁股甚至脸蛋的危险,分开密密匝匝的苇丛靠近到鸟窝。哇!里面果真躺着几个鸟蛋!孩子的脸因为兴奋红的像新媳妇的红包袱,将鸟蛋小心意义的捡出来,双手捧着,原路退回。在外面等待的小伙伴早已等得心焦,看见芦苇丛里探出的眉毛都在跳舞的小鬼头,急急的问:“有吗?是几个?几个?”        这边早已经合了手掌:“猜猜。猜不准不给看。”于是就猜,七猜八猜哪有猜不准的?其实,还没等猜完,合着的手掌业已打开:“一人一个。不要摔地上了!”孩子们就捧起小手掌,鸟蛋就躺在了手掌心里。        那是怎样的一枚鸟蛋啊!比鸡蛋黄还小,比鸭蛋皮还青绿,比莲蓬子还俊俏。在耳朵边晃晃,放嘴里噙一会,吐出来再看,真好。        “都放好。等老母鸡再要抱窝(孵小鸡)的时候就混到鸡蛋堆里。”有孩子提议。其实都在这么想,有一个提出都说好。但最终没有一个实现了自己的理想,鸟蛋就放在盛鸡蛋的坛子里,有事没事就要拿出来看,一天至少也要看几百遍,鸟蛋又小,一不留神,摔了,慌着再拾,哪还能拾起来?更有嘴馋的,两天没过去,偷偷地放进烧菜糊糊的大锅里,再偷偷的捞出来,蹩在一边,吃了。        摔了的、吃了的都不怎么太遗憾。芦苇丛里还能少了这宝贝蛋儿?于是,每当午觉睡到差不多光景就偷偷的溜出来,头也不回的直往苇丛深处扎,哪管鸟蛋妈妈在头顶没人腔的叫个不住,飞来飞往穿梭般不停。        现在,我们说鸟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要伤害它们。那时,我们也没有把鸟儿当做敌人,我们的初衷原是要将它们当做贵宾对待。但我们毕竟无意间给我们的朋友和贵宾带来了伤害和不可挽回的损失。在此,我谨代表少年时候一起掏过鸟窝的伙伴们,向曾被我们伤害过的生灵们表示深深的忏悔吧。
en,很受益!
版主果然不凡!
全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
新帖 发表回复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标题  (可选)
内容

恢复自动保存的数据